第30章 鼎革(2 / 4)
财政和基层百姓。因为贪官的钱都是侵犯朝廷和百姓利益的。贪官要么是贪国家的钱,要么就是压榨下面的百姓。放任下去,百姓生活艰苦,朝廷国库空虚,都是朝代灭亡的迹象。
但朱厚熜却又不能简单砍了此人。
因为吏治败坏,不仅仅是因为王琼此人,而是整个大明朝的吏治目前都有问题。破坏大明朝吏治,破坏大明朝政治生态,最大的元凶就是前任的几个皇帝。明清这样的君权巅峰朝代,发生任何问题,最大的责任人都是皇帝。而且杨廷和他们作为内阁首辅,没能够解决吏治问题,他们的责任也很大。所以倒是不能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在王琼身上。
杨廷和他们倒是要把正德朝所有的问题都扣在钱宁、江彬、王琼,乃至于正德朝权阉身上。表示正德朝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可是朱厚熜是不可能答应的。难道正德朝出现问题,正德皇帝没有责任?杨廷和他们内阁没有责任?王琼他们六部大佬有没有责任?朝廷的那些言官有没有责任?
其实都有。
只不过成王败寇,现在杨廷和是胜者。所以可以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在钱宁、江彬、王琼他们身上。
王琼是真的很有能力。
朱厚熜现阶段需要人才。王琼这种能力出色,而且不端着架子,还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折手段的官员,朱厚熜很需要。未来朱厚熜要做的事情很多,非常需要王琼这样的大才。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是什么结论?”
“王琼有罪,且证据确凿,该杀。”
督察院左都御史石珤站出来,直接就是杀气腾腾。
石珤此人很刚硬。
虽然和杨廷和关系不好,但对待这些人方面,却是想法一致。石珤非常痛恨正德朝时期,皇帝身边的几个宠臣。而王琼身为读书人,却和这些皇帝宠臣关系莫逆,是石珤心中标准的“佞臣”。因此没有任何犹豫道:“皇上,王琼辜负先帝信任,滥鬻将官,把吏部当成了自家的。且和钱宁合谋,诬陷功臣。此等行径,应诛。”
“王琼之罪名,该杀。”
大理寺卿赵鉴也是一样的观点。
王琼该杀。
“皇上,王琼主治漕河,增强边备,又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立有殊勋,乃大明功臣。看在王琼为大明朝立下如此功勋,望皇上网开一面。”
兵部尚书王宪走出来,为王琼说话。
王宪也算不上是王琼的死党,只不过当年在兵部一起共事,而且得到了王琼的欣赏和提拔。但现在王宪不想成为王琼的党羽,可是杨廷和他们却一直把王宪和王琼扯在一起。希望用王琼的案子,把王宪给踢下去。让王宪把兵部尚书的位置让出来,交给即将要平反的彭泽。
这可是王宪无法忍受的。
王宪现在才五十七岁,还不想这么快就致仕。在大明朝兵部是真正的实权部门,王宪还想靠着这个资历,有机会入阁参赞机务。
所以王宪才会站出来为王琼说话。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王琼有功,朝廷已经奖赏。王琼能够成为吏部尚书,就是朝廷对他的奖赏,朝廷并未亏待王琼。现王琼犯事,岂能因为有功,就要减免罪责。若同意功过相抵,朝廷法度何在,朝廷如何进行教化?”
礼部尚书毛澄出来,坚决反对功过相抵的说法。
毛澄出来,那些言官也是站出来,反对功过相抵的说法。一个个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表示功过相抵的危害。听得朱厚熜脑袋都大了。
朱厚熜自认为自己读书不少,但和这些经过严苛科举走出来的读书人相比,差了不知道多少。这些人说的有些话,引用的有些东西,朱厚熜都没有听说过。
杨廷和他们靠什么逼迫皇帝?
按理说杨廷和他们根本无法撼动皇权。但杨廷和利用言官,利用朝臣,逼迫皇帝听话。要是皇帝不听话,那样会受到群起而攻。那些言官,那些朝臣会统一站出来给皇帝压力,表示皇帝这样做是部队的。这种就是朝臣逼迫皇帝最常用的手段。
当然这种做法也就对一些性格稍微软的皇帝有效。
真碰上性格执拗的皇帝,脾气不好的皇帝,一点用都没有。看看朱元璋和朱棣在的时候,哪个大臣敢龇牙,哪个大臣敢用这种方法逼迫皇帝。包括正德皇帝,解决自己老爹留下来的那些老臣,直接放出了刘瑾。面对刘瑾这个大太监,又有几个朝臣能够顶得住。
等到明武宗把那些老臣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德皇帝就解决了刘瑾。历史上嘉靖皇帝也是如此,左顺门血案的时候,嘉靖皇帝一次性打死了十几个大臣,那些大臣又能够如何。
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内阁阁臣是想换就换。当然这样的结果是整个朝廷运转都出现了问题,大臣也不再好好给皇帝办事。所以大部分的皇帝,都是会权衡利弊,做出判断。
朱厚熜现在就是如此。
这些人喊打喊杀,但最后的处理还是要看皇帝的判断。朱厚熜等大家都说完了,道:“王琼辜负皇恩,应该严惩。然王琼曾为大明立下殊勋,又是先帝重用的老臣,给他一个体面,削职为民吧。”
朱厚熜最后还是留了王琼一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