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编钟(3)(1 / 3)
话说,那个年代有点特点的文化人都好酒,这也是学习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其实,有才学的人最喜欢的就是率性而为,最喜欢的就是在酒的刺激下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特别的敏感,反应特别快,马叔平也是。
后世的人都以为马叔平是滴酒不沾的,可是在其壮年的时候,那也是一个豪迈之人,他曾经酒后只用一刻钟就雕刻出一枚阳刻的“下里巴人”印章,当时技惊四座,人们感叹其神技,要不然,吴俊卿去后,他怎么成了第二任西冷社长?
皇甫淳拿出上好的二锅头,与马叔平开始对饮,说起来,两人都是南方人,可却是都喜爱这北边的二锅头,认为这酒有劲,比起南方的老酒来更能刺激思维的灵感。马叔平早年就读于南洋公学读书,这与皇甫淳读私塾的出身是迥然不同的,可是,马叔平在话语里时不时的加入点洋话单词的时候,他发现皇甫淳全懂。
“你懂得洋文?我刚才夹七夹八的说的洋文你好像全懂。”马叔平眨巴着已经快滴出水来的眼睛问道,“你是读过新学还是曾经出国去留洋?”
“我没那福气,小时候,家贫,只能跟着父亲读些四书五经,后来到京城里混世界,最后拜在师父詹眷诚的门下,算是他唯一的弟子吧。”皇甫淳笑道。
“你?原来是詹大师的弟子!”马叔平顿时惊愕了,连忙起身,“失礼失礼!”
“师父已经作古,我也仅仅是跟着师父学习新学而已,他的那一手修铁路的本事我是半点也没有学到,倒是我的师兄和师弟们已经到了当打之年。”
“你既然是唯一弟子,哪里来的师兄师弟……噢!我明白了,那是你师父的儿子!是啊,这个我听说了,詹大师的两个儿子都在南粤那边修铁路,不过你肯定是洋文精通了!我明白了,也理解了,你跟着师父是故意不学修路技艺的。”
“哪里哪里,我是天性对那些工科上的技艺没有灵性,师父也不勉强我,倒是让我看了不少西方的书,这点对我来说还是有好处的。”皇甫淳谦虚的说道。
“那你的这些文科本事都是跟师父学的?我没听说詹大师文科厉害啊!”
“呵呵,那倒不是,有些是家学,有些是我在这书局里打工时自学的。”
“你还在书局里打工?这可是奇了怪了!我可听说你是举人老爷啊!”
“哈哈……什么举人老爷啊!那都是过眼云烟!”皇甫淳哈哈笑道,“我是最后一届的举人,那边去开封参加会试,结果名落孙山,当时很不服气,落榜的原因就是不懂得新学,许多时事政治完全搞不清楚,所以,就到了京城来了。”
“最后一次会试?哦,那是甲辰年,乖乖,我是真不知道啊!”马叔平再次施礼,“你可是典型的老学究啊!我还以为……咳!恕小子眼拙,眼拙!”
“可不要这样说,我那也是赶寸了,不值一哂!”皇甫淳连忙回礼。
马叔平如此器重皇甫淳也是有道理的,说起来,这甲辰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七年,那个年代能够中举的人其实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几千人而已,更重要的是,能够活下来,熬到现如今的可谓是不多。北大的老师教授不算少,可有着举人功名的却是凤毛麟角,他马家兄弟各个牛气的很,可是论起出身来,连个秀才都无,整个北大校园里,对蔡鹤卿之所以尊重和崇拜,人家不仅仅是海外留洋回来的大学问家,还是光绪十八年的两榜进士,真正的学贯中西啊。
眼巴前儿,这个看上去貌不惊人,浑身充满铜臭的商人,居然也是前清举人,詹大师的弟子,难怪叫人稍信给自己,让自己过来,这马叔平就是再怎么清高也是把持不住了,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铜钟,就能想到叫自己过来查看,换成普通人能成吗?还有对待那些古文字,人家就悟出了“商文”的概念,马叔平服气。
这通酒两人喝得很开心,席间,皇甫淳说起那些古文字,无意间冒出了一句,“那些文字叫契文,金文,或者是叫籀文、石鼓文等,我觉得似乎都不太合适,不如就叫甲骨文,一来现如今的那些文字都没有刻在龙骨和龟甲上的字古老,二来,比较形象和直观,简明扼要,方便大家学习和沟通。其实,在甲骨文之后就是大篆,大篆我们可以看成是‘周文’,是直接继承和改良‘商文’的结果,到了后来的小篆,你完全可以把他看成‘秦文’,这样,历史的脉络也就清楚了。”
“你这是驳我刚才说大篆几个阶段的话,这还是要请教一二。”马叔平趁着酒劲说道,“你刚才分析古字可谓是条理分明言出有据,是学过还是自创啊?”。
其实,马叔平自己心里已经认可了皇甫淳的分析,他不过是文人的嘴硬,想从皇甫淳那里得到明确的解释。实际上,马叔平对那些在不同器物上书写文字不同也产生过怀疑,可是他解释不了,也只能认可前世名家对大篆的那些划分。
“嘻嘻!”皇甫淳笑了,“我没想到你还这么叫真,刚才我是顾忌你的面子,没有直接说,这不是酒喝到位了,觉得你也是个憨直人,这才说的。说起来,你是学文的,对理工科和从海外传进来的历史唯物论恐怕没有看过,实际上,不同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