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汉口行(7)(1 / 3)
这川汉铁路喊了好几年了,就是无法最后落实,直到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后,邮传部才让詹眷诚南下,意思是让詹眷诚主持南方的几条铁路建设。而在幕后力挺詹眷诚的就是唐绍仪和盛宣怀这两个洋务运动的干将。
在詹眷诚来到之前,筹建川汉铁路的班子实际上已经搭好了,而负责技术的就是颜德庆,现在詹眷诚的到来,实际上是给这个工程上了一道保险。
可是,今非昔比,大清国的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廷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朝廷,下面也不是原来的下面,从中央集权的角度说,此时的满清朝廷已经控制不住下面督抚的行为了。
就那四川总督这个位置来说,自打岑春煊离开后,由蒙古族大臣锡良担任四川总督,那个时候,京张铁路还没有筹备呢,结果,这一脉就延续下来了,锡良担任一任总督后,离职时推荐了自己的得力干将赵尔丰,赵尔丰也是厉害,西藏能够保持在华夏版图之内,与其在那里的平叛分不开。
其后,这里的总督就在其兄赵尔巽和他之间轮换着来,直到辛亥革命。
期间有过一个插进去的陈夔龙,可这个陈夔龙都没有去上任就改任湖广总督了,结果,湖广总督也没干几天,又调到直隶担任总督,接替袁世凯北洋大臣位置的就是陈夔龙。陈夔龙之所以被摄政王载沣看重,就是因为他极其保守,强调恪守祖宗成法,反对变法。
实际上,到了宣统年间,以载沣为首的满清朝廷已经无法控制下面的督抚,在官场上已经有大批的高级官员离心离德,作为中枢的载沣等二杆子年轻王爷们还不自知,还在那里琢磨着如何打压汉族能吏,剥夺一些有名望官员的权力和职务,这里面发生的诸多变化,就连在京城里的詹眷诚也还蒙在鼓里。
晚上,回到客栈,皇甫淳为师父沏好茶,两人坐下开始说话。
“师父,喝点红茶解解酒,您今天可真没有少喝。”皇甫淳送上香茗。
“啊,这汉口的气候还真是冷,喝点酒能暖和暖和的。”智能纠错接过徒弟泡好的热茶,喝了一口后说道,“白天,你似乎有话要说,是担心别人听了去,对吧?那好,你现在跟我说吧,这里就咱师徒俩,不会外泄的。”
“师父,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我自己也是在思考。”皇甫淳小心说道,“可是我不说又怕师父吃亏上当,有些话是犯忌讳的。”
“但说无妨,师父又不是小孩子,你说的有理,我听,说的不对,我会告诉你,咱们师徒之间不讲究什么忌讳。”詹眷诚呷了一口热茶,“我知道你消息多,回乡后又去了一次上海,难保你见了革命党,了解一下可以,不要搅合进去。”
“师父,我今天要说的与革命党无关,与你要修的川汉铁路有关。”
“哦!那你只管说,修铁路的事情我还是清楚的。”詹眷诚放下茶杯。
“此次修路我估摸着可能不成,这与咱们修京张铁路可完全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说说看,对我来说,在哪儿修铁路都一样。”
“我们上次修铁路在朝廷里有强力的中枢大臣支持,是百分百的官办,当时是袁世凯袁大人鼎力督办的,所以,上下都没有阻力,可是在这里,到底是官办还是商办,亦或是官商联办,都没有个说法,您说,这样的铁路怎么修?”
詹眷诚听徒弟这样说,眉毛拧了起来,“你继续说。”
“两个铁路的环境也不一样,京张铁路向西北修,是人口稀少,经济贫瘠的地方,而这边,川汉铁路可是在富庶地区修,天府之国要出来,鱼米之乡要进去,这里的民间资本很强大,到时候,官商争利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您看,京张铁路的第二年,您就是总办,可在这里,以您现在的威望也不过是挂了个会办的头衔,这其实是暗示您,许多事情您说了不算啊!”
詹眷诚此时是真的明白徒弟的意思了。在邮传部这段时间里,尚书又开始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到如今,也仅仅是沈云沛“暂理”,也就是说,主管全国各项洋务和工业的邮传部没有正式任命的尚书。难怪詹眷诚此次出来只给了一个会办的头衔,和一纸委任书,其他均无。
“朝廷如果坚持官办也应该是做得到吧?”詹眷诚想了想后说道。
皇甫淳笑了笑,“京张铁路全长不过400余里,咱们还在其间尽力的节俭,最后也是花费了700万两白银,川汉铁路有多长啊?”
“差不多有2000公里,哦,就是4000多里。”詹眷诚一口清说出。
“师父,这里的山势可是比八达岭那边厉害多了,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尤其是走夔门只一线,再加上近些年来的物价升值,您觉得7000万两白银够吗?我稍微测算了一下,要想修通这条铁路,时间恐怕要超过八年,耗银会超过一亿五千万银元,这个钱叫朝廷官办?拿的出吗?让他们为八年以后的收益现在掏大钱,你觉得当今的摄政王会干吗?”
詹眷诚摇摇头,他心里明白,当今的朝廷宁可去西洋买军舰,也不会把钱花在这一时半会见不到利的修路上,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向洋人借钱官办。
“朝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