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汉口行(4)(1 / 3)

加入书签

“这可是不敢啊,黎将军可是军武前辈啊!”皇甫向摆出惶惑的样子。

“无妨,张帅对我有知遇之恩,栽培子义,那可是我实在的长辈!”

说起来,这黎黄陂的年纪也只比詹眷诚小三岁,可是因为走的路数不同,此时的詹眷诚已经蜚声海内外了,而他,还窝在武昌这里当个初级军校的“会办”。

说起这满清的官场,还真是不以年纪论辈分,就说这袁世凯吧,也不过比黎元洪大五岁,可是黎元洪此时能与袁世凯称兄道弟吗?怕是报个晚辈去拜谒都很难,别看袁世凯现如今已经被开革回到老家,可是在新军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

正因为袁世凯和手下一帮新军将领,比如段祺瑞、曹锟、冯国璋等,年纪上与黎元洪都差不多,可是,这些人就没有瞧得起黎元洪的,乃至后来黎元洪当了总统,下面的人根本就不鸟他,形成了“府院之争”,最后黎元洪甩手走了。

“通达啊,你跟着詹总办多年,你说说,这修铁路难不难?”黎元洪此时已经摆下了两个酒杯,“来,这是本地的好酒‘汉汾’,很是给力,一点也不比北方的烧刀子和汾酒差,如果你酒量不大,可以量力而行,你我相遇,以喝好为要。”

别说,这黎元洪待人接物还真是个“厚道人”,国人到一起就喜欢劝酒和赌酒,黎元洪是行伍出身,无论是在水军的时候还是现在当了军校的校长,他喝酒可是有一套的,可是他见到文质彬彬的皇甫淳却是不劝酒,提出“喝好”的观念。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来,我敬大哥一杯!”皇甫淳恭敬的站起来向黎元洪敬酒,“我知道黎大哥是吃过苦中苦的人,将来必然有一番作为。”

“嘻嘻,谢你吉言,我回敬你一杯,来,我干了,你自便!”黎元洪一口喝干了杯中酒,“今天,你给我把修铁路的事情讲一下子。现在,想要修筑川汉铁路,我就是不明白,那里的山势和江河不是北方那些可比的,能修的通吗?”

“这个嘛,戏文里不是说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人亦云,人强胜天。”皇甫淳此时也许是喝了点酒,开口不是戏文就是典故。

“我师父说了,从大面上说,铁路是可以修到任何地方的,关键是如何设计线路,山高可以盘桓而上,我们在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那个坡的高度就超过了铁路的设计要求,而山旮旯里又很逼仄,没法设立缓坡。”

皇甫淳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黎元洪在一边看的很仔细,还不时的点头配合。

“可是我师父就设计了一个之字形的路线,将那个困扰的问题解决了。”说着话,皇甫淳在桌子上划出了一个之字形的路线,“这边的山势困难不怕,关键是还要看地质情况,遇到太高的山可能就要挖隧道了,这些都是有先例的。”

“也就是说,只要银两充足,修铁路没有问题!这就可以解决蜀道难的问题了,如果是这样,那可是太好了!”黎元洪兴奋的搓着双手,“天府之国里有多少好东西运不出来啊,一旦沟通了铁路,对两边可是都有好处的!”

“光是银两充足还不行啊,首先,得有像我师父那样的人去勘测,不勘测好,铁路就没法设计。其次,这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总得有个修路的衙门管着吧?可这一条是最难的,看看东边的津浦线,再看看广东那边的,都是在官办还是商办之间夹缠不清。”说到这里,皇甫淳几乎是无奈的摇晃着脑袋。

“你说的这是个啥意思啊?我好像还有些不开窍啊!”黎黄陂红着脸问道,他是一沾酒就脸红的那种人,可别小看他的脸红,酒量是真的练出来了。

“俗话活,修桥铺路大功德,修铁路本身是造福苍生,这是善举,可是,这要是跟孔方兄搭上关系,事情就不好说了。”皇甫摇晃着脑袋,夹了一个鱼头,

“卢汉铁路的盈利已经让许多人动起了心眼,是,铁路能赚钱,赚很多钱,这就必然引起许多人的觊觎,不说别的,光是四九城里的那些王公贵胄们就不会轻易的放手。你是经历过甲午海战、庚子事变的,应该知道这两场败仗我们付出了多少赔款,加起来,林林总总的超过了八亿两白银,可是,你看才几年,那点赔款压根就算不了什么,咱们这里的百姓是太能生财了!”

皇甫淳说的没错,庚子年后,新学盛行,资本经济也发展起来了,1901年的财政收入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到了皇甫淳说话的这一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就接近三亿两,这还仅仅是朝廷的财政收入,那些在下面干的热火朝天的买卖人,到底赚了多少?肯定要比上缴的税银多多了。

“照你这样说,川汉铁路修建的最大难点不是银子,而是最后如何分账!”黎元洪终于明白了皇甫淳说的意思,他摇晃着脑袋,做出了不理解的样子。

“卢汉铁路现在每年是三四百万两的红利,京张铁路刚刚交付,可我听说已经赚了百万两。这还是漠北贫瘠地区,如果川汉铁路修通了,你估摸着每年的红利有多少?刚才你都说了,天府之国都是好东西,那这个钱归谁?如何分?”

“你的意思是朝廷不会轻易的放手,这修铁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当铁路的老板?难道说,朝廷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