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淞沪游历(4)(1 / 3)

加入书签

笑吟吟的吴俊卿听了皇甫淳的话后,只是眼角的皱纹稍微跳了一下,跟着做凝思状,然后缓缓的走到画台边上。

铺上了一张宣纸,跟着挑出大海笔,在旁边的颜料盒里来回调配,最后饱沾颜料,随心所欲的就“泼”在宣纸上,然后用眉笔勾勒出池水中的荷叶,随即,又抽出几个莲梗,几朵娇艳欲滴的荷花或含苞欲放,或亭亭玉立……

“哇!精彩!如此泼彩作画,乃是我等今生仅见啊!老师这是又精进了!”旁边一个看似文人的中年人,手里拿着折扇,摇头晃脑的赞叹着,“只是不知道学生啥时候能学得皮毛,真是愁煞人了。”

说起这绘画中的泼墨技法来并不新鲜,早在唐代就有传说,到了明代,泼墨技法已经很成熟了,不仅有泼墨,还混合有泼水,浓淡相间等等技法。

到了晚清时,泼墨的多,泼彩的少,泼彩的技法虽有人涉猎,但都不成型,主要的原因还是儒家思想作祟,作画讲究清癯含蓄,忌讳大红大紫。

玩收藏的人都会发现,古画里以山水居多,花卉很少,可到了晚清最后十年,许多画家突然热衷于花鸟鱼虫了,使画界从传统的文人画走向了画师画。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市场的需求,但是,不能不说,一些近代画家为了迎合市场,放下了高不可攀的文人士大夫的架子,把色彩鲜艳的花卉活灵活现的搬上舞台。

其实,在满清朝廷里,满人是喜欢大红大紫的,著名的宫廷画师郎世宁就画了不少颜色鲜明的画作,可是,这样的画作不被汉族士大夫们接受,郎世宁在清廷混迹五十余年,却是鲜有与汉族士大夫之间的唱和、交流的佳话,汉族文人认为那是荒蛮的,是不含蓄的。

皇甫淳真的懂画吗?懂,或者说懂一些理论,那也是在书局里看各种杂书获得的一些感悟,可要说他有多少绘画功底还谈不上。但是,学了西学的他,对人的视觉感官和市场的选择还是明白的。

原来那几个人画池塘荷花,遵循的还是老套路,那画明明是新作,看上去却是乌眉皂眼的,像是存放了许久的旧作,他们自己都觉得不顺眼,如何让买家看上眼?皇甫淳不过是按照正常人的视觉感官的感觉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也想用这个意见试试吴俊卿的为人。

如果吴俊卿对皇甫淳说的仅仅是哂笑一下,然后不表态,皇甫淳也就不会再与吴俊卿有啥瓜葛了,可如果吴俊卿接受自己的意见,那皇甫淳可就另眼相看了。

事实证明,别看此时的吴俊卿已经六十有五了,却是非常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新创,对此,皇甫淳也不得不服气啊。

“昌硕兄果然好手段!哎呀!我等硬是没有悟出来啊,好,此画我要了!”

随着话音,一个中年男人搀扶着一位老人从另一边的门里走了进来,吴俊卿连忙上去见礼,同时拉着皇甫淳过去。

“钱会长看上去还是很康健的,这书画善会多亏您主持啊!”吴昌硕先是给老人行礼,然后一拉皇甫淳的胳膊,“这位是刚刚结交的小友皇甫通达,他轻轻一句话点醒了鄙人,皇甫小友,这位是书画善会的会长钱慧安钱老先生,这位是善会的理事王一亭先生,老朽与他们可是交往甚久了,同道知音尔。”

这吴俊卿的确是善于交接朋友,短短的几句话,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同时,也不贪功,把刚才的偶得也说的一清二白。

“小友,看来你也是丹青高手啊!来,在此你尽可展现才气,抒发胸中喜好,我等在此切磋,甚是快乐!”王一亭也是善于交际,废话,不善于交际能当买办?

“小子不行,三文钱买个猪头,我就剩一张嘴了!”皇甫淳连忙拱手说道。

“哈哈哈……”在场的人全都大笑起来,这句俚语在江南是很流行的。

“哦,皇甫小友字通达,刚才忘记说了,哎呀,老喽,总是丢三落四的!”吴俊卿又继续的说道,“刚才一幅画让我有的点新的想法,不如我们在这里涂鸦一番如何?通达啊,帮我们写个题跋当无碍吧?你乃正途出身,愿意降尊否?”

此话一出,在场人都愣住了,说起来,这里的人看上去都是文人骚客,可却是没有一个是正途出身,要说有功名在身的,仅吴俊卿一人有个秀才名头傍身。

钱会长,钱慧安,从小学画,虽然也是海派名家,但他擅长画人物,说到根上,最早还是给人画中堂祖宗像的画匠,之所以由他出面弄这个书画善会,也正是因为他本就是卖画出身,百无禁忌。王一亭虽然画画有名,可他作为一个沪上大商人更有名,要不,刚才也不会一开口就要吴俊卿现场的这幅画了。

“皇甫通达……你的大号是不是皇甫淳?”王一亭有些迟疑的问道。

“正是在下,小子后学晚辈,各位都是小子的师长前辈!”皇甫淳再次拱手作揖,“此次到上海来游历,昨天才到,也是与吴老先生有缘,刚出门就认识了。”

“你是不是在铁路衙门任协理啊?是堂堂的六品实缺!”王一亭又问道。

“啊,跟着詹总办在铁路衙门修铁路,今年差不多要完工了!”

“果然是你!真是太好了!你们长了我们国人的脸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