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衣锦还乡(1)(1 / 3)
按照满清的规矩,皇甫淳在乘坐火车轮船的时候都是可以享受优惠的。
在儒学盛行的时候,有功名的文人本身就很特殊,比如,历史上的免税免赋,见官问案也无须下跪,等等,而晚清的时候,有品阶的官员乘坐火车和轮船是免票的,至少也是要给一个很大的优惠。
按照大清制度,皇甫淳一路上都是可以去官方的驿站住宿,到了那里,只要出示了吏部的文牒,你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待遇。六品官在京城里是个小虾米,可到了下面,那就是一个不小的品级了,一个上县的县令也不过是七品,不是那么紧要的道台才是六品。
从明代开始,官场里的品阶其实蛮有意思的。这当官的有正序官和杂项官的区别,所谓正序官一般是指担任地方父母官的职位,而杂项官往往是管理与地方行政没直接关系的官职,比如盐茶道、河道等等,在品级上也是很好区分的,往往单数的是正序官,比如七品的知县,五品的知府,三品的巡抚和一品的阁老。
双数的变化就很大了,授予的范围也很广,詹眷诚就是二品,还有在上海搞洋务的盛宣怀此时也是二品,到了下面,省里有四品的臬台,州府有六品的道台,县里有从七品或者六品的县丞、县尉等等。
在中枢,不是啥阁大学士啥的,也不可能是一品,就算是这个部的尚书那个部的尚书,最高从一品,可要是挂着大学士的名头,那就是正一品了。
袁世凯牛掰吧?可他的品阶在复出之前,最高的时候也就是在担任外务部尚书的时候才升格为从一品,在此之前,他不过是个正二品的直隶总督,还是庚子事件后二年才实授的。戊戌变法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正三品的按察使。直到满清覆灭,袁世凯也没有“官居一品”。
同为总督位置上进入中枢的张之洞,由于是正途出身,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这就成为正一品了,总督出身的人里,只有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这是文官里品阶最高的,而为晚清收复西北的左宗棠只不过是东阁大学士,是一品官里地位最低的,这也是因为左宗棠不是进士出身,三次会试落第。
到了晚清,官场上的那些品阶其实已经不重要,尤其是那些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东阁这些名誉高于实际的虚职,繁文缛节太多,没有皇帝的圣旨别人也搜不了。徐世昌是搭上了末班车,从东三省调任邮传部后,为了笼络和安抚他,成为最后一个体仁阁大学士,也是摄政王载沣办的一个特例。
从汉口四官殿码头上船后就在洋火轮的服务生引导下去了头等舱,这时的轮船与火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轮船上的头等舱就像是一个旅馆的小房间,有床,有桌,有盥洗室,可火车上的没有,好一点的头等舱里有个可以放下来的折叠床,差一点的,就是宽敞一些的皮座位而已。
坐了一天一夜的船,皇甫淳是在第二天清晨到达了省府安庆,他要从这里再雇用马车回桐城,说起来离家不远了,可那也有差不多200里,路上还得在怀宁歇一晚上,说起来,皇甫淳离家不易,这回家也不简单。
此时已是盛夏,江南的盛夏热的邪乎,找来的车夫跟皇甫淳商量,“我们要起早贪黑才行,白天的日头太毒了,中午的时候只能找地方歇息。”
“无妨,你做好准备即可,反正现在的白天也很长,咱们慢慢走,二天赶不到咱们就三天好了,反正我出的路费是不变的。”皇甫淳说道。
车夫眨巴眨巴眼睛,点点头认了。说这车脚行里,租赁大车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要是贪小便宜,按天租车,那这路上就看着车夫磨洋工吧,多磨一天就是一天的钱啊,所以,有些往来的商贩就变法子了,他们按次出钱,不管你走多少天,我都是这个价,还略比按天租的高点,让那些车夫在路上撒着欢的跑。
皇甫淳在张家口那边经营运输都大半年了,哪里不清楚这些道道?轻飘一句就把车夫整了个没脾气。
本来,皇甫淳还想去安庆新学校里看看自己的弟弟皇甫厚,可是一打听,人家那边放暑假了,就在前一天与桐城来的学子结伴回去了。
皇甫厚比皇甫淳要小上四岁,眼下是在安庆师范学堂读预科,这也是弟弟努力,从桐城的中学堂脱颖而出,在那个年代,能考上省里的师范学堂如同科举里的乡试,整个师范学堂每年的招生名额不足三百人。
车夫是个行家,经常跑这条线的,实际上,洋务运动以后,江南的商贸发展速度也是吓人的。现在在长江上有了火轮,往来的速度快捷了很多,各种货物的进出使安庆码头格外的忙碌,配套的向四外发射的大车运输也就繁荣起来。
这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还真不少,有的是拖货的,有的是送人的。送人的大车上都会在四角用竹竿子支撑起一块苇席,用来遮挡狠毒的阳光。如果想拉货,这些苇席就会被拆下来,大车上有没有座位?呵呵,那是不可能的。
起早贪黑是夏季跑运输的惯例,天刚蒙蒙亮,大车就出发了,走到巳时就在附近找个凉棚歇了。而在凉棚里歇息的可绝对不是一个两个大车夫,到了这个点,甭管你有多牛,都得歇息,人要歇,马也要歇息啊。
在凉棚的后面就是马歇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