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款到人走(6)(1 / 4)

加入书签

皇甫淳到了邮传部,一般的书办、杂吏都还是脸熟的。自打京张铁路开修以来,作为协理的皇甫淳可是没少跑部里,不管怎么说,都还是有些杂务要往来的。

“今儿侍郎大人的心情可好否?”皇甫淳小心的问着一个书办,手里一张二块大洋的银票就塞了过去。这都是潜规则,没有这个,问不到实话的。

“应该还成吧?”那书办用贼溜溜的眼睛四处望了望,顺手把那张银票塞进了袖子里,然后又跟皇甫淳咬起了耳朵,“我跟你说啊,到部里办事警醒点,这两天侍郎大人正在抓部务……就是抓大家有没有踏实办差,你问会不会陈大人上位?这个难说啊,最近啊,我可是听说了,说咱们这个邮传部现在是个烫手山芋,不好弄,你看,自打成立了邮传部,连续三个尚书,死的死,撤的撤,都没有干过仨月的,侍郎也是一样,已经换了二茬了。东直门那边的大仙张铁嘴说了,说咱们这个部的名称不好,方人,谁坐那个位置谁倒霉……”

那个书办可真够饶舌的,不过皇甫还是很耐心的听他唠叨,最后,那人对皇甫眨巴眨巴眼睛,用袖子抹抹嘴巴,人家一溜烟的走了。似乎觉得“倒”给皇甫的那些消息已经够对得起那张银票了。他之所以那么唠叨,就是打算从皇甫那里再多弄点,要是皇甫再给他一张银票,那书办就能说出更多实在的东西了。

皇甫当然知道这个规矩,可他不想再给了,作为下面的铁路衙门,没有可能到邮传部里大把撒钱的,那会引起很多误会,再说了,他已经听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了,那就是右侍郎陈璧很有可能会被扶正,即便是不扶正,怕也是要临时代管一段时间,既然如此,那就直接递牌子求见好了,他要想上位,政绩是第一位的,好啊,咱给他送点呗。说起来,那些从下江过来的人也真是的,走了张屠户,难道真的要吃带毛的猪吗?就那点技术,明白人拿眼睛瞅瞅就会了,何况这附近还有天津卫呢,那里可是不缺少懂得这个的人,实在不行,花俩银子,直接就雇佣洋人了,最不济的也能雇一个东瀛人吧?

其实啊,在1907年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在变幻中,海洋的大流通让大清国已经没有那么落后了,而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和大的经济发动机。国家经济增长靠的是什么?是物产,是每年老天给的粮食和矿产资源,而到了20世纪后,经过20多年的洋务远东,从上到下的人都知道了西学的厉害,都知道了世界是个什么样,可以说,此时的大清国的经济增长是很厉害的。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各国发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就爆发了一次被后世称为“大恐慌”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这次经济危机促成了美联储的建立,直到今天。

任何一次经济危机带给底层老百姓的就是失业、破产和流离失所。就是在这一年,大批的美国人跑到了中国进行冒险,皇甫淳到天津去找一个懂得技术的洋人来干活的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

按照规矩,皇甫淳向分管的书办递了牌子,等待陈侍郎的召见,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陈璧还真是雷厉风行,不一会就有一个笔帖士就过来叫他进去,说是侍郎大人给他一刻钟的时间禀报,皇甫淳连忙站起来,迈着小碎步跟在后面。

“你们那里的工程进度不错,我看了詹总办的折子了,你今天来要跟我说什么?能办的我这里不会阻拦,不能办的,你就把不能办的理由带给詹总办。”

陈璧的年纪其实已经快六十了,看上去也很苍老,说着一口福建官话,不过看上去还是挺精神的。显然,他希望下属能够单刀直入的向他禀报要办的事情。

“陈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修铁路的时候,沿线同时也要修建一条电报线,现在,我们已经打通了八达岭隧道,说话就要进入沙城了,现在,电线杆子我们都已经埋设好了,可这安装电报线的工程却是没有跟上,原本,这是不理电政司的工程,可现在……”皇甫淳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会,还从袖子里拿出了报告的折子,“具体的情况都在这里,这次詹大人派我来,就是请示部里给个章程。”

陈璧本来还很爽气的准备三言两语就把眼前这个年轻人给打发掉,他今天还要去给几个主事和郎中训话呢,可没想到,皇甫淳报来的事情恰恰是他该办却办不了的事情,坐在那里想了好一会也是没有办法解决,对皇甫淳交上来的折子都没有打开看看。皇甫淳觉得这个陈侍郎似乎也太托大了。

“唉!这个事情是前任被革职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本来,按照最早的谋划,那些电线都已经进了邮传部的仓库了,可,可朱宝奎革职后,电政司的人几乎都跑光了,没跑的也是抄抄写写的笔帖士,压根就上不了场啊。”无奈的陈璧说了实话,“你回去告诉詹总办,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我一定派人过去施工。”

“陈大人,我们詹总办想了一个办法,只要部里把电线和施工的经费给我们,我们可以自己干,到最后,请部里找洋人专家前去验收即可,这样,不仅节省了部里的人员和段时间的难处,同时,也可以使修路和架线的工程齐头并进,到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