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周旋(2)(1 / 4)
邮传部,新建立的,与原来的六部里的关系不是没有,可又都不是很大。现如今重点管着全国的邮政、电报、电话等等新玩意,还有就是国人自建的铁路,可以说是行行都有实惠可捞的。到了这个时候,你说清廷衙门里还能清廉如水?就连慈禧都不相信。再怎么清廉,一任下来,十万雪花银却是不会少的。如此肥缺,谁人不惦记啊?就说那个唐绍仪吧,本身就是个喜欢骄奢淫逸的家伙,生活是极其的奢靡,他的钱从哪儿来的?是,这人后来在政坛上是有建树,可是他在捞钱这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以为国民党后来的腐败是从哪里继承的?还不是这些早年的同盟会员们,从清廷那里延续下来的?好一点的还敢出去说“取之有道”,那差一点的就是明目张胆的刮地皮了,没有这样的腐败,何至于丢掉江山?
唐绍仪拉着詹眷诚,对他直接的说道,“部里现在掌攥儿的可都没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些留洋人的天下了,你可是要想明白,站稳立场哟!”
“唐大人啊!我就是个干活的工匠啊,你说的这些我是不懂的,我就想好好的修铁路。”詹眷诚没有从唐绍仪这里得到关心自己女儿的只言片语,却是一开口就要他站队,这心里就别扭的很,“我家里最近又出事,女儿被劫匪绑了,我目前是心绪不宁,恕我现在无法去仔细的斟酌,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谁来这里坐攥儿,我都会好生的听话,好生的干活,当然,我还是预祝你再进一步。”
这最后的一句话让唐绍仪心里美滋滋的,在他看来,这就是詹眷诚的表态了。
要说在政治上的能力,唐绍仪还真是厉害,这人最后成为推翻帝制后的民国政府第一任总理,而此时,他却是要为当上邮传部尚书而四处活动,哪里会在意詹眷诚女儿的事情?大不了再去生一个嘛!这就是唐绍仪这种人的逻辑。
詹眷诚虽然与唐绍仪都是120名留洋幼童之一,又都是广东人,可他们之间实际上并不熟悉,在美国甚至都很少见面,主要的是,詹眷诚学的是实业救国的工科,而唐绍仪学是什么?似乎仅仅记录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具体的学科怕是查不到了,有的记载是学法律,有的记载是学经济,也许兼而有之。而最大可能是其在哥伦比亚大学压根就没毕业,要不然人家那边多少也是会有记录的。
唐绍仪是第三批去美国读书的幼童,去的时候也是12岁,只不过那已经是1874年了,1881年就被召回,实际上在美国仅仅7年,大概连完整的美国教育都没有来得及学完,这也许就是唐绍仪的一个灰色的记录吧,所以,他回国后,又去天津水师洋务学堂继续读书,一年后才出来给德国人当随员兼翻译去了朝鲜。就是在朝鲜,唐绍仪结识了袁世凯,与袁世凯结下了20余年的“友谊”。
问题是,最近,袁大帅似乎被排挤和打压,而唐绍仪却是装糊涂,明显的是想与袁世凯划清界限,可这样的作为能成吗?
有人会问了,你唐绍仪即便是留洋回来的,能与袁大帅比肩?还别说,两人年纪其实相仿,袁世凯不过比唐绍仪大三岁,两人又都是镇压朝鲜内乱起家的,虽然事后,袁世凯的官升的很快,可唐绍仪以一个不是正途出身的布衣在1892年也混到了正三品大员,在朝鲜,仅次于袁世凯。而且两人在官场上一直是同进退的,不是说你不参合就被人认同的。
此时,慈禧已经暗地里布置着,光绪不听话被圈禁了,那光绪的几个兄弟可也都是他的外甥啊,这些人可都是要叫慈禧为姨的。于是,看上去没有啥官职的载沣、载涛都在私底下兴风作浪。这些人此时年纪都是三十郎当岁,也先后出洋去“考察”过,他们回来后,不仅是防汉人,同样也防内鬼。
老军机奕劻本身就是个扯犊子的玩意,顶着军机大臣的名头放任汉人控制军队,只要给银子就成,据说,老家伙在做寿的时候,光是收礼金就超过了五十万两,各种珠宝奇珍更是价值过百万。他的儿子载振更是贪婪,在工商部尚书位置上混了三四年,也是个捞钱的主,史书记载,“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当时的人们讥为‘庆那公司’。”此时,别说唐绍仪这边还没具体的去活动,人家那边其实早就有了安排了,安排的还叫你无话可说。
在这种形势下,唐绍仪还指望自己去当邮传部尚书?这还真是当局者迷啊。
詹眷诚回到自己家里,老管家第一时间把一个乞丐送来的字条递给了他。
“现大洋1000,余数送日升昌银票,限明日送达,过期不候。”
“这,这写的也不清楚啊,送到哪里?谁来接洽?怎么稀里糊涂的?”
“那个乞丐说,还是老地方,其他的就啥也没说了,我给了他几个馒头和一块大洋,那人感天谢地的走了。”老管家林伯小声说道,“我估摸着,咱们这附近可能有对方的眼线,只要我们的人一动,没有多少人的话,他就会跟上,到了地方肯定有人接应。问题是这个钱谁去送合适啊?皇甫那孩子行吗?”
詹眷诚没有答话,心里也是拿捏不清,于是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就在这个时候,皇甫淳从外面回来了。詹眷诚盯着徒弟看了半天,也没有开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