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幺蛾子(4)(1 / 4)
皇甫淳本来脑袋瓜子就活泛,在书局又混了大半年,又跟着老道凌霄子学了许多古玩鉴定的知识,而现如今他们的铁路公司干的又是合法的“掘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油水……用屁股去想也能明白啊,可他不能现在就告诉关宝珊。
现在,皇甫淳实际上给关宝珊画了一个大饼子,同时,也画了一条线,何去何从,你关宝珊自己选。别说我没有告诉你,你也别到时候喊冤枉。
“我明天去天津办差,这保安队的整编工作我就交给你。我不插手,不过有几样是总办交代下来的,我跟你说说……”皇甫淳把詹眷诚的几个不要讲了,然后接着说,“现在我能告诉你的就是,第一,你们的制服要换,现在是冬季,我打算冬装夏装各给大家伙做上两身,这样大家也有个换洗的,你说是不是?第二,大刀片子咱们就不使了,可是这些家伙你得收拾好,我去天津的洋行里买洋枪…哦,对了,你这队长该使啥样的枪啊?这当官的总不能跟当兵的使一样吧?”
“嘿嘿,真好,我?我不知道啊!新军那边都不让我沾,我连去都没有去过。”
关宝珊说的这是实话,荣禄去世后,新军那边的人防这些满人贵戚后裔就像防贼一样,此时的新军几乎完全是控制在汉人手里。为什么呢?
甲午战争后,最早搞新军的是从李鸿章手下淮军弄起来的,当时叫“武毅军”,后来袁世凯在小站也练了一直新军,再加上陕甘总督董福祥新练出来的“甘军”,这三支新军就是北洋军的前身,他们当时统统都隶属直隶总督荣禄管辖,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三支军队规模都不大,合在一起也不过6万人,在当时的兵部看来,不值一提。即便是这样的一支与当时国际军事基本差不多的新军,在庚子事件中一枪未发,完全避战,而直隶总督荣禄却是放任民众自发的去抗击八国联军,最后还让民众去背锅。这个结局不要说老百姓不认同,社会舆论不认同,就连新军和朝廷也不认同。也就是在庚子年后,荣禄从官场的顶峰跌落下来,他原来管辖的新军从此脱离了满族国戚的看管,庚子事件以后,袁世凯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趁机夺取了北洋新军的指挥权,并且更名为北洋新军,至此,其下辖六镇新军,从上到下的军官里,再无一个满人,原本第一镇的统制凤山勉强还算是满人,可他实际上也是汉军旗人,本姓刘。凤山挂名不久就被袁世凯明升暗降,调往广州任广州将军,换上了何宗莲。
关宝珊是荣禄的儿子,新军那边防他还不像是防贼吗?根本就没有可能让他沾边的。别说是关宝珊了,就是八旗子弟,想进新军也是没门,当时的八旗子弟不是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抽鸦片逛窑子,这样的人根本在新军里呆不住。
关宝珊现在也就是混日子。在家里,他不是嫡出,他的母亲本身就是个从丫鬟升级的小妾,生了他以后又病故了,所以,他从小在家里就受气,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半大小子的时候,还满世界的打架,给家里惹了不少事。加上他自己又是个读不进书的料,等到他成年后,荣禄也死了,于是,家里主事的大福晋就给他娶了一房媳妇和一处宅子,又在兵部里给挂了个管带的萌荫,每个月能有固定的俸禄,这似乎也就算是对得起他了。能够在荣禄失势后还做到这些,因为这个后续的福晋姓爱新觉罗。而家里嫡出的几个哥哥姐姐就比他好多了,要么人家有文化,在六部里当差,慢慢的升官,要么嫁入豪门,有豪门亲家招呼。而关宝珊?谁叫你关宝珊小时候不好好的读书,长大后又不好好的去谋差事呢?
关宝珊也知道自己在家里不招人待见,在外面要是说自己是荣禄的儿子,那肯定是被人冷眼,干脆,离开后,自己改姓“关”了。反正没人知道。
“好吧好吧,我去问问别人,你也不用担心,只要跟着咱们总办,这后面的好日子还多着呢!”皇甫淳安慰着关宝珊,“咱们大清国有多大?你不是不知道,这要修路的地方多了去了,你还担心将来没有好事由?”
关宝珊听完一琢磨,嘿!还真是的,如果是这样,那不比去兵部到战场上拿命换富贵便宜多了?顿时,关宝珊满脸的堆笑,精气神也好多了。
“通达,有你这句话,我知道该怎么去办事了,放心,我保证不让你失望,等咱们有了好处,我这里一定不会忘记呢!您呆着,别动,我这就走!”
皇甫淳当然不会摆架子了,虽然自己的官阶比关宝珊高,可自己才多大啊?从小学的仁义礼智信也不允许他托大啊,还是站起来恭送关宝珊离去。
看着关宝珊的背影,皇甫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清军里的腐败都是明面上的,他作为一个文人,想靠威压去解决关宝珊这边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采取的是拐着弯的暗示和明示关宝珊,一方面暗示会有其它的收益,一方面明示总办的禁忌,然后还把未来描绘的美好,让关宝珊不仅可以看到,似乎也能摸到。
果然,关宝珊回去后的心思就变了。他来的时候就是想试探皇甫淳的,必要的时候,他不介意给皇甫淳一些“好处”。如果皇甫淳不上道,他也不介意跟皇甫淳玩点“横”的,在外面,他可是埋伏了十几个老兵痞,只要他给出信号,这些兵痞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