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求学(4)(1 / 4)
听着这人的英语,皇甫淳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因为,他没有完全听懂。此时的他,不过是能看能写,却是不能说也不能听,典型的哑巴英语。
“我,我听不懂。”皇甫淳羞红了脸,“没有人教我口语。”
“噢?那你能看得懂这书上写的吗?”那人指着一排文字问道。
这是一本在西方非常流行的《几何原本》,是被西方人崇拜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这本几何原本其实在国内已经有翻译,也是许多西学堂教授数学的课本之一。皇甫淳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一本英文版的,于是,他就拿过来与翻译的中文版对证,看着看着,他就只看这英文版的了。
“这里讲的是圆形和角度的一些关系,还是比较简单的,其实,我们也有类似的计算,比如木匠用的勾股定理就可以结合进去……”皇甫淳毕竟年轻,这一说起来就有些收不住了,“这些公式和原理都不难懂,尤其是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后,加上那些英文字母还有希腊字母啥的,摆开了就好理解了。”
“哈哈,看来你还是个不错的学生呢,虽然是个哑巴英语,但你能这样直接看英文书籍的还是很难得的,是这附近京都大学堂的学生……不,你不可能是。”
那人马上否定了自己的判断,因为,在京都大学堂里上学的学生,不是官宦子弟就是八旗子弟,出门在外都是前呼后拥的,哪里会到这个街边的小饭馆里吃饭?大白天的不去附近的八大胡同去打茶围就算是不错的了。
“我,我是那边李记书局的襄办,中午到这里凑合吃一口,京都大学堂可不是咱们这样能进去的。”皇甫淳晦涩的笑了笑,“您一定是个大学问家,是从天津卫那边过来的吧?您这身打扮在这四九城里不能说没有,可是真不多。”
“小伙子好眼力啊,我姓詹,大家都叫我眷诚,你叫我詹先生即可。”那人豪爽的用岭南官话说道,“我这是刚从天津那边过来,其实也就是个手艺人,不过我干的事情比较大,修铁路的,哈哈,听说过吗?小伙子!”
“哎哟!您玩的这个棱子可是大了去了,我知道这几年都在修铁路!您肯定是留过洋的,一定有大学问!”皇甫淳立马就把高帽子送了过去,“鄙人皇甫淳,年纪小,还没有字呢,现如今混的七七八八的,谈不上给自己起个啥字了。”
“小伙子不错啊,聪明好学!唉,咱们见面也是有缘,这样,如果你愿意跟着我去干点实事,我就可以顺便教你说英语,我在美国可是读了十年书。”姓詹的说道,“光会看会写可是不行,学的再好也是个哑巴,你说是不是?”
“可是,我,书局那边怎么办啊?”皇甫淳傻呵呵的说道。
“李记书局是吧?呵呵,好说,我本来也是要去那边的,这样,我这里的这单生意就由你去打理,你可以向总办说,我这单生意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你跟着我去北边考察,你也知道,我是个南方人,这一开口就露馅,我需要一个你这样机灵的,又懂点英文的人当助手……这样,我一个月给你出20块大洋如何?”
不能不说,这个价码让皇甫淳很是动心,不过,有凌霄子那老道的教育,凡事都不会不过脑子就答应下来,他还是有些迟疑的。
说,这年头,一些洋骗子,不洋不中的骗子可是不少,尤其是从天津卫过来的一些买办,他们明明是华人,可却是穿着西服说着洋滨腔,谁都敢骗,连总理衙门都上过当,老百姓中传的段子多了去了。皇甫淳略微沉吟了一下后结账起身。
“我们到书局去谈如何?要真是有生意上门,我们总办还是很好说话的。”
“好,咱们这就一起走。只要你们总办答应了,我这笔生意就给你们书局。”
詹眷诚是谁啊,说起大号了,小学生都知道,他就是被后世人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啊!可在那个年代,还真没几个人知道,不是那个层次的人如何知道?这个时期,连份像样的报纸都没有,人们生活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要不然皇甫淳如何在会试的时候输的稀里糊涂的?
别人不知道,可是李记书局的张总办是知道的,无他,詹天佑可是大清国官费派出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之一啊,没错,就是幼童,当年第一批派出去的孩童只有30名,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10岁。詹天佑出去的时候只有11岁。
当詹眷诚一进入到李记书局,张总办就瞪大眼睛惊愕的叫了起来,“我说今儿早上喜鹊怎么老是冲着我家叫,原来是詹大工程师来了!好啊好啊!来来来,您请上坐,我这就叫他们上茶,上好茶!嘿嘿……”
张总办也是在天津学西学的,在天津,他焉能不认识詹眷诚呢?
自打光绪十四年起(1888年)詹眷诚就到了天津,在同学邝孙谋的举荐下成为铁路公司的“帮工程师”,哈哈,不是正牌的工程师,还得先“帮”上一段时间才行。四年后,詹眷诚一举拿下了“滦河铁桥”这个连英国佬都搞不定的困难工程,从而名声鹊起,跟着,转战在冀东一带,没干别的,就是修铁路。
邝孙谋何须人也?也是第一批三十名幼童留学生之一,只不过,他没有詹天佑的才华,却有比詹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