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会试曝尸(1 / 2)
冰雪消融,春寒料峭。
春闱在二月初九如期举行,贡院外一大早便站满了考生,有些嘴里还喃喃着昨夜温习的古典诗集,有的独自沉思等待,有的三两结伴交谈着。
而沈云舒与楚长风便在其中,楚长风面上毫无波澜,与沈云舒并肩而立,但拢在袖中的双手却紧紧握着。
一盏茶时间后,贡院里开始有人出来,搜身记录,将考生一一带进去。
会试长达三日,这京都的暴雨便连下了三日,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天早晨,一位老铁匠正开门迎客,便看见一具男尸躺在自家店门前,老铁匠连滚带爬回到后院喊人。
这京都曝尸案不消片刻便在民间传开了。
传闻死者竟是去年那个在考前一晚文采斐然但疯了的学子,怀中还搜出了血书,但血书的内容只有大理寺官员知晓,一时间众说纷纭。
可这死者本是去年寒门中最德高望重的那位,已过不惑之年,是何人会如此加害与他?
与之相熟的几位考生,还未等会试结果出来,便相伴闹上了大理寺。
这一大清早,大理寺门外便站着几位素衣书生,其中一人手中拿着诉状,蹙眉抿唇,此时另一位则朝街市振臂朗声道:
“王城脚下,竟有如此漠视王法之人,残害忠良!我等听闻死去的老学究怀中还藏有血书,可几日过去了,这大理寺也并未言明是何内容,若是真有奸邪之人犯法,如此官官相护,难以叫人不对朝堂寒心!叫这天下的读书人该如何自处!”
他这一喊,大理寺门前便开始有百姓围过来,听到风声的众学子,也三三两两寻来,在人群中附和着,大理寺门外的局面就要控制不住。
“我等只求一个真相!不能让老学究枉死!”
“对!不能让他枉死!”
“求大理寺给我等一个真相!言明血书内容!”
此时,大理寺卿吴端在正堂内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子,忽而甩袖喝道:“这大理寺卿的位子给他们得了!真是一群莽夫!”
这位大理寺卿庸庸碌碌,眼看着就要到告老还乡的日子,临了还给他整出这么一档子糟心事来,这岂不是让他晚节不保。
这血书的内容要是传了出去,不说他的仕途,他还有在朝中任职的儿子仕途怕是也无望了,这现下是被架着往前走,该如何是好!
“大人,可门外的局势就要控制不住了。”一旁的主簿颔首道。
“唉,大不了受人唾骂,这武宁侯,魏安侯,我是一个也得罪不起啊!”吴端长叹一声,似是已经做出了决定。
“大人,下官有一计,这大理寺少卿的位子正空闲着,会试结束后,必然有人授官任职,何不拖上一拖,待此人来了,摊子丢给他便是,如此一来,若是有功,您自是大头,若是办砸了,您也可以摘出去。”主簿慢悠悠道出心中所想,混迹官场的老滑头,身边自是有个像他这样的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大理寺卿抬手拍了拍主簿的肩,捋了捋银白的长须,笑道:“还是你有办法,此计甚好,本官这就进宫。”
大理寺门外聚集的学子越来越多,可没人知道,此时大理寺内的主事人早已从偏门坐着马车往王宫驶去。
这既要撇开烂摊子,戏自是要做足了,大理寺卿颤颤巍巍从马车上下来,推开下人的搀扶,提着衣摆步履蹒跚往朝露殿走去。
如福站在殿外大老远便看见大理寺卿风尘仆仆赶来,后者上前躬身拱手,气喘吁吁道:“劳烦大监通传王上,下官有要事禀告。”
如福见他如此虚弱,便道:“大人莫急,小心累坏了身子,奴这就去回禀王上。”
说罢便转身进殿通禀,少顷如福出来,“大人,王上唤您进殿。”
“多谢大监。”
如福听罢回礼请他进去,这大理寺门外的盛况早已传进宫中,如福对他这些看破不说破,在君王身边待的越久,有很多事情便是要烂在肚子里的。
“老臣,参见王上。”大理寺卿一脸愁容缓缓跪下行礼,磕磕绊绊道。
“爱卿可是为了今日大理寺外的事情而来。”赵渊并未看他,仍是盯着手中的折子,漫不经心道。
到底是君王,这京都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他,吴端顺着赵渊的话伏在地上,恭敬道:
“王上英明,臣前几日开始接手会试曝尸案,可老臣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未查出什么便旧疾复发,这才特来向王上请罪,允臣修养几日,臣好后定尽快到任。”
赵渊此时才看向他,吴端见这位没了动静,便大着胆子抬首看了眼,正对上赵渊的眸子,吓得他立刻低下头,正愁该如何继续推辞,座上那人便开了口:
“吴爱卿年迈,为我朝鞠躬尽瘁未有懈怠,要多注意身子才是,既如此,那朕便准你回府修养,这查案子的事,是应该交给新人历练历练了。”
赵渊合起手中的折子,走下御台,负手踱步到吴端身旁,弯下腰将他扶起,“这案子着实有些棘手,爱卿心中可有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