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聚贤楼之争(1 / 2)
自从朝堂传出由赵王主导明年的春闱,寒门中人铆足了劲,打算在此次春闱中拔得头筹,得见天颜,从此入朝为官展尽抱负。
沈云舒与楚长风也日日待在房中,各自准备着,前世沈云舒虽处军营中,但那些文章典籍自小便和赵渊一同读过,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兵书。
此次科考正如她所说,是心里没底的,天下的才子众多,要另辟蹊径才是。
这日午时,外头院子里的雪刚融化,正是最冷的时候。
楚长风披着一件黑色大氅,急匆匆走进来,“阿行,今日聚贤楼许多寒门子弟都会去,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可是有人牵头办的?”沈云舒持着书偏头问道,见楚长风脱下大氅跑到自己身旁的火盆搓手取暖。
“不是,前些日子京都不是落了大雪,大家都呆在屋子里,可是闷坏了,如今外头的雪都化了,大家都相约去聚贤楼切磋切磋,以诗会友。”以楚长风爱凑热闹的性子一向喜欢去这种场合。
“既如此,那便一同去吧。”沈云舒思忖片刻,莞尔道。
“修邈与幼清去哪了?”沈云舒这些日子都在闭关,倒是疏忽了这两人。
“修邈一早便带着幼清去集市上了,他俩就是爱玩的性子。”楚长风轻笑道。
午膳过后,二人如约来到聚贤楼,今日的聚贤楼比以往更加热闹,楼内早已满座,相互不认识也能在同一桌谈经论道。
若是朝堂中换下一批尸位素餐之人,这天下还会有那么多饿殍曝尸荒野?盗贼横行却报官无门?
沈云舒回过神来,发现楚长风早已混入其中,她微笑着轻摇了摇头,这种场合果然适合他。
此时,店中一小厮敲着锣出现,堂下之人皆收了声看他想说什么,之间小厮拔高声音道:
“诸位学子今日在我聚贤楼相聚甚是有缘,我们楼主说了,今日小店拿出珍藏的陈年酒酿,此酒乃我们楼主亲手所酿,只赠知己,今日便当做彩头,供大家一乐。”
“早闻这聚贤楼掌柜酿酒一绝,何不如先让大家闻个味儿啊?”堂中一人起身,朝小厮说道,堂中众人起哄。
此时,另一位小厮从后院托着一罐酒缓缓走出来,这酒未开封酒香便传了出来。
“这灌酒便是今日的彩头了,我们楼主说就以宗室与寒门为题,各抒己见。”
王宫内。
“什么?这聚贤楼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啊,明年科考的题竟被他先用了去。”赵渊正在朝露殿批着折子,听如福传来的消息,大笑道。
本想着将这个题目放在科举场上,竟直接被他宣之于口当做一个论题,不过他正想看看这寒门中人,有何见解。
“派人先盯着,有何消息速速来报。”赵渊走到窗边抬首,看着外面略过的一群飞鸟,眼中意味不明。
聚贤楼内一下子炸开了锅,这聚贤楼楼主是何许人?竟如此大胆,将这直接摊到明面上说。
此时堂内一位青衣男子起身,朝四周拱手作揖,后朝高处行礼:“在下初来京都,不知聚贤楼掌柜出此题何意,但鄙人佩服,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了。”
说罢放下双臂,继续道:“在下从边城而来,一路上京途中十分坎坷,大量流民尚未得到安置,路见饿殍尚无力助之,深感羞愧,但此种种皆因上位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宗室之人仍在府中饮酒作乐,他们生下来便高人一等,从不曾体会底层百姓之苦,只知守着手中的权力富贵,在下认为,朝堂中不应予宗室官职,应一视同仁,各凭本事。”
这位青衣书生的话戳中了许多堂内人的心,纷纷低声附和道,在场大部分人都赞同他的观点,有人不开口但一直点着头。
不过这话定是会得罪宗室,这位书生也是豁出去了,不仅赞同且佩服他的勇气和血性。
在场的都是寒门子弟,怕是很难有人再提出其他的看法,此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在下佩服这位兄台的勇气,但在下也想就此论题辩上一辩。”
大家俱向她看去,出声的是一个身材欣长但是却十分瘦弱的男子,整个身子藏在大氅中,露出一张手掌大的脸,面容清秀,此人正是沈云舒,只见她朱唇微起,继续道:
“在在下看来,乱世中,为官之道必是先民后君,但为君之道必是先臣后民。何解?若是朝堂安稳,君臣一心,此为盛世,自是以百姓为先,民重君轻。可若是国尚伊始,战乱结束,君臣离心,居心叵测之人乘虚而入,国将不再,又将重蹈覆辙,陷入新的混战,最终将会有更多伤亡,更多百姓流离失所。”
沈云舒的声音不大,但却字字珠玑,落入了每一个人耳中,四下一片安静。
不管赵渊是不是如她所想,故意让宗室如此作为,此话一出,赵渊必定会注意到自己。
楚长风坐在堂下,愣愣抬首望着沈云舒喃喃道:”阿行……”
这短短几句,维护了赵王,却也没有将宗室推向风口浪尖,又为着天下百姓着想。
青衣书生被她的话惊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