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因地制宜(1 / 3)

加入书签

说到这个“创业基金池”,不是林淼一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他有过深思熟虑地设计和规划,算是因地制宜为乔村量身定制出来的激励机制。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

来之前,林淼做功课的时候了解到,农村人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不是在为了贬低农村人,而是既然要开发农村经济,带动当地致富,就要找到穷根之所在。

这个穷根,其实是观念上的。

怎讲?

简单地讲,就是相对来说,农村环境下,人更容易害红眼病。

所谓的“红眼病”,就是见不得人家过得比自己好。

倒不是说看到别人好就会去做啥不好的事情,而是会在思想上生病。

比如,会抱怨,会攀比,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还有就是会不利于协作。

要知道,一个人富裕不算富,要整体富了才算是真正的富裕。

这就少不了要协作,要共同致富。

所以,既然要帮助乔村人脱贫致富,就要先斩断他们在观念上的穷根。

于是,林淼想到了这个有针对性的办法,就是“创业基金池”。

一言以蔽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乔村人的集体协作,团结起来共同致富。

“创业基金池”的具体规则是,林淼的团队会先通过一小部分人行动起来,带动全村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林淼团队所付出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帮扶,要折成一定的收益分成比例,所获得的资金,就注入到这个“创业基金池”中,相当于给这个池子蓄水,这个池子的水越多,之后跟进的人就会获得更多的资金帮扶,践行先富帮后富。

听了林淼这么一说,邵琪琪略微沉思一下,说:“挺有创意的想法,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怎么赚钱?”

“是啊,又是白干?”在远处的汤小桐终于忍不住了,插话进来,“之前咱们做了好几件事情,不都是白干吗?你看,到现在,我依然是穷逼一个。”说着汤小桐还翻了翻口袋,很形象地诠释啥是穷逼。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争一时之利,”林淼耐心地说,“当我们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之后,把资源整合起来,把乔村打造成一个致富平台的时候,你们说,咱们赚钱还是问题吗?再说了,乔村已经和我们签约了,条约有排他条款,换句话说,乔村就是我们自己的创业舞台,帮助他们致富,就是咱们自己的分内事了。”

“嗯,利益一体化和平台战略,”黄超越点点头说,“林大哥的思路果然牛叉!不是一般人。”

“哈哈,你这是要写论文吗?那我再贡献一个标签,农资电商化,电商平台化,平台生态化,你看怎样?”林淼笑着说。

有时候就是这样,所谓的灵感是在和志同道合的伙伴碰撞产生的。

“太牛了!”黄超越说,“哎,说真的,这个论文就交给我吧,可否?”

“可,绝可。”林淼冲着黄超越手动点赞,“我们等于同时在进行学术方面的运作了,假以时日,我们还可以为乔村搞一个学术论坛,能不能实现,就看我们大家的努力了。”

黄超越佩服得五体投地,瞬息之间,林淼就冒出开学术论坛的想法,这样的架构能力和格局观,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话说回来,林淼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还不是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毕竟,曾经是4A广告公司的创业策划,职业的。

看到大家伙露出来的敬佩的神色,林淼方才感觉到原来自己不经意间又做对了一件事。

这令他既愉悦又担忧。

愉悦的是仿佛回到了他意气风发的时候,重温当年他可以当着客户的面用创意来征服客户,彼时客户脸上露出来的满意之神色。

这是一种记忆,相当于职业选手的肌肉记忆。

虽然已经退役,但每每回想起来,依然是有感知的。

担忧的是,林淼本能地想到了房鹏程,这个与他如双生花的阴影,此刻一定在别处觊觎着林淼的一举一动呢!

林淼知道,房鹏程不会善罢甘休的,他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是一个狠人。

而且,林淼清楚,他所能想到的,房鹏程也大差不差地能够想到的,不一定完全一样,但相似度能够有七成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两人曾经是同门。

唯一能够让林淼稍感安慰的是,他已经获得了乔村的授权。

还有就是,他已经走进了乔村人的心里头。

只要房鹏程进不来乔村,他爱到哪里发展就到哪里发展,井水不犯河水。

世界那么大,真不想偏偏遇见他。

见林淼决心已下,汤小桐有些失望地说:“得了,又要望梅止渴了,但愿我不是渴死在路上。”

“喂,小桐,这么丧的话你也能说出口啊!”林淼笑骂,“我们的社训你难道忘啦?”

“没,没有忘,传递正能量和不落俗套嘛!”汤小桐撇嘴道,“但是吧,就是看不到钱,也挺让人捉急的就是,偶尔吐槽一下,领导别见怪。”

“领导?卧槽!”林淼隔空抽了汤小桐一个嘴巴,“别用这么体质内的叫法,我可不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