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1 / 2)
听见姚启圣的训话,众官连连点头称是,不少人讳莫如深地看了眼知府衙门西边不远处的那个两进的院子。
这个院子从外间打量来看,除了院门口站着数十个值守的兵丁颇有些凶悍吓人外,其他便如邵武府内千百的其他民居一样并不显眼。
那为什么这个普通的两进院落让伪清众官员们讳莫如深,其中难不成是住着什么洪水勐兽吗?
这事还要从今日午后说起。
六月二十八日申牌时分。
从南镇抚司调回到礼部任郎中一职的马仪带了十五名随从人员抵达了邵武城下。
这些随从人员中一部分是从部队的士卒中间挑选出来的,一部分是南、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一个充满热情和精力的名叫沙真的年轻小伙子,是马仪进入南镇抚司后便一直跟在身边的,马仪离开南镇抚司回到礼部时,年轻的小伙子还颇为不舍。
如今听说马仪接受这项新任务,沙真自告奋勇,强烈向上级要求一定要参加这次的任务。
除了士卒和锦衣卫之外,还有两个是新近的“归降人”,这两人都是原本福州城府衙内的伪清吏员,一个名叫董杰,一个名叫欧子来。
这二人深谙伪清衙门的人来送往,人情世故,两人也都有北上游历的经历,办事老道稳妥,最重要的是都拖家带口,对占领了他们家乡的明郑绝不敢随意背叛,可以放心任用。
另外还有两名是礼部拨来专门办理文书抄件的文职人员。
他们这背景各异的十五个人构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使节团,在水师的护送下沿着闽江朔流而上,之后转乘快马,径直来到邵武城下。
自从国姓爷当年退守东宁以来,明清双方关系始终是紧张和敌对。
当初清廷势强,曾多次派遣招抚官员前往东宁对郑氏进行招抚,但明郑正式派遣使节到对方那里去,这还是第一次。
这一队明人打扮的队伍出现在城下时,引起了邵武府守军的极大恐慌。
城门被迅速关闭,城头上传来一片喧闹声,许多士卒将身子探出城头用好奇的目光细细打量着马仪一行人。
听见城头上传来清军武官惊慌的喝骂声,马仪轻蔑一笑,从身后文员手中接过出使的正式文书。
他轻轻咳嗽清嗓,大声地冲城头喝道:“受大明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令,特出使贵方,一应文书在此!”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文书展开。
听见马仪的话,城头上的喧哗声比之前更大了些,但并没人出来答话。
马仪在城下等了半晌,就在他的耐心快被耗尽时,一个清军武官从城头上探出脑袋来,冲着城下大喊道:“我等已将此事禀明总督,还请稍待。”
马仪耸耸肩,再次开始了等待。
姚启圣接到消息后,连忙带着一众文武官员登上城头,他们在城头上对着马仪一行指指点点,时不时响起几声激烈的争论声。
“双方尚处在交战状态,若是对方狮子大开口提出什么过分条件,这擅自接见敌国使臣的罪名何人敢担?”
“那依着你的意思,就将其放在城下羞辱,如今福建尽归郑逆,若是惹恼了对方,大军来犯丢了邵武这最后一个府城,这责任又何人敢担?”
“呵呵,你当接见了对方,郑逆的大军就不会来吗?”
“总归是有一线希望的,不试试又怎么知道结果?”
众官你一言我一语,就该如何对待马仪一行吵个不停。
“好了!”,姚启圣听了半天众人的争吵,最终在心中下了决断,他对着城门守将点点头道:“开城门,放他们入内。”
他又扭头对着邵武知府孙志国道:“本督不宜此刻出面,便麻烦志国先行代为接洽。”
孙志国闻言苦笑连连,无奈拱手道:“下官遵命。”
邵武府的城门缓缓打开,一行清军士卒迅速从城门洞中列队而出,将马仪一行人团团围住。
除了两个新降的吏员惴惴不安外,其余明郑使团的成员们皆是一脸澹定地看着围上来的清军。
随团的明军军士们将手按在腰刀上,只待马仪一声令下,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拔刀拼杀。
好在清军的兵卒们只是将众人围了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过激举动。
片刻后,以邵武府知府孙志国为首的接待人员依次从城门处徒步而出,眼见明郑使团在兵卒包围下的澹定模样,孙志国再次在心中感慨接了个烫手山芋。
他轻轻一挥手,清军士卒们立刻主动撤向两侧为知府大人让开了一条通道,孙志国几步走上前,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道:“在下邵武知府孙志国,不知上下?”
马仪同样拱手回礼道:“在下马仪,暂居大明礼部郎中一职,忝为此次使节团正使,此次出使的文书在此。”
孙志国脸上笑容不变一边夸赞着马仪年轻有为,一边接过了文书,略略扫了两眼后交给了身后的官员仔细勘验。
双方不尴不尬地又闲聊了几句,直到身后的官员小声地禀告说:“勘验无误,确实是郑逆伪王的印信。”
马仪和孙志国离得很近,他清楚地听到了郑逆这个刺耳的词,他的脸色立刻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