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阿布邦的反应(上)(1 / 2)

加入书签

东爪哇岛在十三世纪末便形成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满者伯夷”,这也是爪哇岛上最后一个印度教封建政权。

满者伯夷王国攫取爪哇岛政权的过程中有一支重要的外来力量,正是在旧大陆让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力量——蒙古人。

只是这并不是指蒙古铁骑,而是元朝海军。

十三世纪末,忽必烈派遣近千战船共计两万余士兵进攻爪哇,当时正值东爪哇岛内两个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在进行争霸。

信柯沙里(满者伯夷的前身,类似曹魏与晋的关系)和谏义里。

信柯沙里第一时间向元朝称臣,与远征而来的元军结成同盟。

在元军的帮助下信柯沙里连战连捷,最终击败谏义理,一统东爪哇。

然而接下来的局势却并未如元军所想的那样发展。

在之前战役中保存了实力的信柯沙里,只是用了一招借刀杀人之计。

当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覆灭后,这些爪哇人旋即将兵锋指向元朝,猝不及防的元军大败。

这次耻辱的战败让忽必烈大怒,他整军五万打算再度征讨爪哇。

然而不久后,忽必烈驾崩,征伐爪哇的军事行动就不了了之了。

统领军队击败元军的土罕必阇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满者伯夷王朝。

利用从元军处学到的军事技术,满者伯夷很快统一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一个强大的南洋王国由此诞生。

此时离当初元军在爪哇大败已过去了近四百年。

当初煊赫一时的蒙古帝国已经不复存在,而一度称霸东南亚的满者伯夷王国也被传来的绿教从内部攻破,被分裂为一个个苏丹国。

如今来自华夏的军队再次抵达爪哇,但幸运的是他们面对的不是如满者伯夷一般统一强盛的王国。

明军的对手阿布邦是从马塔兰苏丹国中分裂出的封建土邦,而马塔兰苏丹国也只是在满者伯夷的残躯上发展出的众多苏丹国之一。

不似满者伯夷当初重视海洋,四处派遣海军征战,分裂的东爪哇诸王公更多地将精力放在陆地征战上。

每个人都希望能吞并其他的土邦,扩展自己的势力,对于海外扩张毫无兴趣。

此时对于阿布邦来说正处在关键时期,若尔莫勒本人正率领大军与东部澹目地区的土邦作战。

只要能击败对方,进而控制澹目地区,阿布邦所辖的领土将与百年前的澹目苏丹国所差无几。

真到那时即便他正式自称为苏丹想必也无人会反对,想到这里,若尔莫勒心中一阵火热。

若尔莫勒的大帐中聚集着诸多阿布邦文武官员,不像这位畅想着美好未来的君主,这些官员脸上的表情并不明朗。

与澹目土邦的战事进行的极其艰难,虽然阿布邦占据着优势,但敌人坚决地在每条道路,每个山口抵抗,攻势迟迟无法推进到澹目的核心平原处。

“新一批的粮草和军械已经运抵。”,作为邦国首相的台尔曼斟字酌句地向若尔莫勒汇报着后勤状况。

若尔莫勒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张圆圆的胖脸充满着迷惑性,让人下意识地以为此人是个仁君。

但他骨子里是一位狠辣的封建君主,对待治下的人民苛责残酷,毫无怜悯慈悲。

若尔莫勒听见台尔曼的汇报很是满意,他声若洪钟,说话时大力地挥舞着手掌,显示出他的自信和独断。

“明日必须攻下此处关口,趁势进入澹目平原。”,连日的战事不顺让这位君主耗尽了最后的耐心,他强硬地向臣属们下达了严令。

帐内众臣心中凛然,暗暗叫苦。

但不用等到明日。

若尔莫勒上午刚刚向众臣下达了严令,下午明军入侵,垄川陷落的急报便送达此处。

听到消息的若尔莫勒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仔细地盘问垄川陷落的具体情况。

在了解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向正在交战的澹目土邦派出使者,表达了重归和平的愿望。

不明情况的澹目土邦以为是己方的顽强抵抗唬住了若尔莫勒,一些激进的将领志得意满,叫嚣着必须要让侵略的阿布邦付出足够的代价。

好在负责指挥作战的澹目将领足够理智,他立即答应了若尔莫勒的请求。

在取得澹目的答复后,阿布邦的大军一刻不停,迅速扭头往垄川城赶去。

马震和林升从阿布邦众降官口中得知了若尔莫勒正在西边与澹目土邦交战的消息,二人均判断对方不可能放着后院起火不管而继续征战,若尔莫勒很快将会率领大军进攻此处。

尽管明军已经开始从垄川南部平原的爪哇居民那里征收粮草,但时间太短,收上来的粮食加上城中原本的存粮仍不足以支撑长期的城防战。

另外在突袭垄川城的过程中,驻守在此地的土邦军队给了马震很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弱。

虽然王伯凯提醒了他,若尔莫勒有一支一千五百人的亲卫军,战斗力不可小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