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先下新会县(1 / 2)

加入书签

众所周知,清代时绿营兵和八旗兵同为经制之师。

从建制和统属上来看,各直省绿营兵有标、协、营、汛四级建制。

其中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有居上统辖之权,其直接统领的绿营兵丁即为本标“标兵”,因而有督标、抚标、提标、镇标等不同名目。

而在像广东这样有八旗兵驻防的省份,还有八旗将军直接统领绿营兵所形成的(将)军标。

广东绿营是在清军进入广东后不断收降明朝军队和委署将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顺治四年( 1647)五月,清廷实授广东委署各官,以总兵官佟养甲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成为清代首位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

随后,又以李成栋为左都督充任提督广东总兵官,成为清代首位广东提督。

但就如马六甲三保山下老庙祝的回忆,次年六月,李成栋叛清归明,杀佟养甲,之后广东军政大员暂缺了一段时间。

一直到顺治六年五月之后,广东各地的南明军队相继投降、逃离,广东各地渐次归入清朝统治,伪清朝廷遂于顺治八年正式诏定了广东绿营官兵的经制。

之后成为定制,期间有些裁撤添加,到康熙年间,广东全省绿营兵丁共计七万左右。

其中标兵三十六营,包括将军标四营,督标五营,抚标两营,提标五营,以及左翼、右翼、顺德、碣石、潮州、高雷廉、琼州和南澳(与福建共管)八镇,每镇下辖两到三营。

当然其中的琼州镇左右大营已被明郑剿灭,故而如今的广东绿营只剩下七镇。

近广东海岸的新会县是此次明军登陆广州选定的据点。

新会古称冈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潭江下游,明清时期属于广州府所辖。

明清时期,新会县境内“山贼”“海寇”此起彼伏,特别是县境西南因有上百座山峰耸立而得名的百峰山一带。

峰嵬乱立,莫可名状,与古兜、汤瓶诸山联亘数十里,山深谷邃,林木蓊蔚,不逞之徒往往啸聚此处,劫掠乡里。

自康熙八年复界以来,新会再次有了人烟,而百峰山内再次聚集起了一批人。

但不要误会,这些人并非是盗贼,毕竟复界百姓皆在新会北部,而位于南边的百峰山周围仍是荒无人烟,要想劫掠还得走个十里地突破界墙才行。

这伙人栖身在此是负责与界墙内清朝守军接头,为明郑转运走私货物和消息,领头人是北镇抚司总旗官名叫任田雨。

他此刻正在山寨内的房间中整理着书桉上凌乱的纸张,这些都是从界墙内传递出来的消息。

乱了全乱了,在伪清的又一次迁界令下,淳朴的百姓们不得已拿起武器为自己谋条生路,反抗由此而生。

任田雨手中的消息报告称电白、开平、新会、香山、顺德、番禺等等沿海二十六个州县尽皆有百姓不堪暴政聚众袭杀官兵,逃亡乡野落草为寇。

少者数十人多者上千人,甚至出现了袭击界墙劫掠的胆大包天之徒。

这中间再加上北镇抚司和汉留结社的帮助联络,广东沿海处再次重现明清易鼎之际盗贼蜂起的乱象。

新会县也不例外,流窜入境的民贼已有六七股。

而驻守在新会县城的绿营兵仅五百人,加上负责来迁界的五百绿营兵,总计不过千余人。

既要迁界,又要平乱,兵力难免捉襟见肘。

新会守备不得已下,抽调了大半防守海岸炮台的守军参与迁界,导致如今新会沿海的防御空虚。

正在任田雨心中暗道康熙这小鞑子心可真狠的时候,外间的手下一路狂奔,气喘吁吁地来报告道:“大人!崖门、坡山那边燃起了烽火,炮台也开始开炮了!”

任田雨勐地站起身来,“怎么回事,有确切消息吗?”

那手下摇摇头道:“康麻子他们带人去看了,会不会是琼州朝廷的官军?”

任田雨心中惊疑不定,迁界的消息数日前刚从他这边传递出去,朝廷的军队这么快就到了吗?

确实这么快就到了,杨彦迪擅长突袭、奇袭,兵贵神速的道理被其封为圭臬,在他的严苛军令下,琼州军队以极快的速度集结冲向广东。

此次前来的是北军平虏镇和宣忠镇,这两镇一个驻扎北部沿海一个驻扎琼州府城,是能最快调动的军队。

其余军镇需从琼州各地赶到府城集合,时间上会晚一些,将随后前来。

而最先出发的两个军镇共计五千余人便担负着此次进攻的先锋之职,务必阻碍伪清的迁界进程,尽可能的转运百姓。

琼州水师四艘突击战船顶着两侧炮台的轰击强行闯入珠江,一艘战船被炮台击中,不断漏水不得已被搁浅在江边。

其余战船上的陆师们迅速搭乘小舟自珠江两岸登陆,绕后包抄清军入海口的炮台。

战斗进行的十分顺利,每个炮台的守军不过数十人,在明军的强攻下,入海口炮台易主。

没了炮台威胁,源源不断的琼州水师开进珠江,大队陆师士卒们迅速登陆两岸,在军官们的呼喝声中,按照建制排列整齐。

平虏镇统制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