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0章(1 / 2)
不管对方是以私人名义打听消息,还是代表了大明官方来探风声,陶弘方当然都不会承认海汉即将再次对大明发动战争。
更何况他目前还没有跟刚回到南京的石成武会面,尚不清楚这支舰队调来南京的真正目的,自然不能轻易表态。
所以无论对方如何明示暗示,陶弘方也只是坚持声称这是正常的调动换防,并没有进攻大明的打算。对方见从他这里打探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只能悻悻而去。
不知是前几天大报恩寺的祈雨法事真的起了作用,还是东海舰队的到来改变了应天府的气运,就在这天正午,居然久违地出现了一场降雨。
不过这也打乱了石成武的计划,他本想趁此机会在燕子矶码头临时办一个检阅仪式,向民众展示一下东海舰队的威武军容,但降雨之后很多围观民众就各自散去了,再冒雨搞检阅仪式肯定收效不大,石成武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直到当天下午,陶弘方才见到了匆匆赶来交接工作的石成武。
两人虽然同在南京当官,但各自分属不同部门,又都有繁忙的工作,也不是时时都能会面。寒暄两句之后,两人便不约而同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
陶弘方最为关心的事,当然就是城外燕子矶码头刚到的那支舰队了:“成武,上面怎么突然调了这么大一支舰队到南京来?”
石成武应道:“这是大区作战司令部的安排,目的是要加强在长江流域的武装巡防活动,震慑大明不要妄动。”
陶弘方疑惑道:“武装巡防?真有这样的必要吗?好像也没消息表明对岸在近期有什么危险的动向。”
石成武干咳一声道:“或许是上头觉得我们这边的战备工作有所松懈,顺便也给我们紧一紧发条。”
陶弘方听到这话下意识看了一眼书柜上的发条座钟,心道这莫非是上边觉得自己在南京这边没什么动静,是在偷懒摸鱼,所以要部署一些军事行动让管委会忙起来?
但他旋即便推翻了这样的想法,石成武的话证明了他此前的猜测,即这次调动东海舰队到南京并非执委会和国防部的指令,而是东海大区作战司令部的安排,而掌握东海大区兵权的,正是石成武的父亲石迪文。
陶弘方尚不知道石迪文已经悄悄回了杭州一趟,石成武被召回南京就是去见他。但陶弘方不难想到,这个调动应该就是来自石迪文的意思。
陶弘方并不认为南京的战备工作有所懈怠,他觉得石迪文作出这样的部署,似乎更像是为了增加石成武在南京的影响力。
不过这种话若是当着石成武的面讲出来,未免是对长辈的不敬,陶弘方只能旁敲侧击地询问,这支舰队在燕子矶驻扎下来之后,还需要向其提供哪些支持。
石成武应道:“最需要的支持,我认为是控制本地的舆论,不要让民间认为即将爆发战争,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这支舰队的规模远超石成武的预计,他完全能够想到,在大量民众亲眼目睹了这支舰队进驻燕子矶之后,民间会对此生出多少不靠谱的传言。
一旦民众认为战争即将再次爆发,那有可能会因为恐慌而造成一波逃难潮,届时所将带来的损失难以预计。
陶弘方听完之后,却是禁不住露出了笑容:“成武,你是不是在担心,开战的传闻会引发本地百姓的恐慌?我觉得你是想多了。”
石成武道:“此话怎讲?”
陶弘方解释道:“据我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城内外对这支舰队的讨论热度的确很高,但并没有引起你所担心的恐慌。很多人更关心的是,如果我国再次对大明发动攻势,那么普通人要如何从中获益。”
“在所有人都认为战局走势会一边倒的情况下,民间想借机发战争财的人,可能比你我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石成武一琢磨,也不得不承认陶弘方所说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去年海汉军在交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力,虽不敢说是摧枯拉朽式的轻松,但至少也是打得明军全无还手之力。亲历了这场战事的本地民众,自然对海汉军的战斗力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如果再度开战,那民众当然会认为实力明显更强的海汉军将会继续取得胜利,并且战火也不太可能波及到已经成为海汉领土的应天府地区。
在这样的前提下,民间对于战争的悲观情绪,的确可能不会有石成武所担心的那么多。
陶弘方又接着说道:“真着急的人在江对面,今天已经有人来找我探口风了。你担心的恐慌情绪可能会出现,但多半不会是在我们这边。”
石成武追问之下,陶弘方便将今天对岸富商来访的过程,详细叙述了一遍。
这位富商的情况,石成武倒也略有所知,因此不难理解陶弘方的讲述,同样也认为对方应该是代表了大明官方而来。
不过石成武也由此生出了另一个想法:“弘方,如你所说,对岸看到这支舰队的到来已经开始紧张了,那我认为倒不如趁势来个推波助澜,给对岸多制造一些紧张感。”
“如果能在不开战的情况下,给对岸制造一波混乱,最好能引发难民潮,那也不失为一次有效的攻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