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7章(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执委会来说,任用日本人倒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是得忠诚可靠,且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钱天敦手下的高桥南,以及目前坐镇佐世保基地的天草四郎,出身可都是早年投靠海汉的日本浪人武士,一样能凭借军功,在海汉军中一步步升到了执掌兵权的高级将领。
当年海汉攻下平户岛之后,为防止平户藩死灰复燃,在战后将岛上的绝大部分民众迁至舟山群岛安置,如今也有不少才能出众的日裔人员在东海大区各级官府中任职了。
而佐世保基地更是每年都在当地招收日裔青年入伍,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将这些人员安排到军情局等特殊部门服役,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为海汉效力的日裔人员,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出身几乎都是平民,而不是细川纲利这样的权贵世家。
只是海汉要掌控日本的局势,就需要打造可靠的利益代言人,这个身份要比合作伙伴的等级高得多,相应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并非普通人所能胜任,必须得找一个权贵出身的人才行。
扶持平民成为一方大员不是不行,但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周期太长,且不可控的风险太多,很容易会让投入打水漂,显然不如扶持一位本来就有权有势的大名来得容易。
海汉之前在九州地区拉拢的宗义真、岛津光久这些大名,虽然对合作有着极大的热情,也愿意听从海汉的各种安排部署,但他们并不会将海汉视作宗主国来效忠,这也正是让石迪文对细川纲利不太放心的主要原因。
不过相较于其他大名,涉世未深的细川纲利显然会有更大的改造空间,而且与幕府间有着难以化解的私人矛盾。他的条件或许不算完美,但比起其他竞争对手却是更符合海汉对利益代言人的要求。
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出现前,细川纲利肯定是石迪文目前的首选目标。不过如何慢慢改造此人的思想观念,让他建立起对海汉的忠诚和服从,仍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颜楚杰道:“老石,依你之见,如果接下来幕府主动开战,九州这帮人能不能顶得住幕府的攻势?”
石迪文道:“目前来看,留给九州各藩的备战时间还是短了些……如果单打独斗,那他们毫无胜算,就算是九州实力最强的萨摩藩,也绝对不是幕府的对手。但如果各藩组成联军,并且多路出击,把战火烧到幕府统治的本州地区,分散幕府的兵力,那我觉得还是有得打,起码不会败得太快。”
颜楚杰继续问道:“那这些大名会听从我们的战术安排吗?”
石迪文道:“我与他们达成的协议之一,就是派驻军事顾问,行使督战职责,确保之后的军事行动能按我们制定的计划实施。如果他们想违背协议,那么我们可视情况终止武器弹药的后续供应。”
对于即将起兵倒幕的九州大名们来说,唯一能有效拿捏住他们的条件,大概就只有军火这一项了。
他们所编练的新军,不仅需要海汉教官代为训练,还得依靠海汉提供的军火来获得战斗力,否则很难跟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幕府军抗衡,为此也不得不答应石迪文所提出的各种要求。
施耐德问道:“那我国同时在向幕府提供军火,这些大名有什么看法?”
石迪文笑道:“生意就是生意,有看法又能怎么样?不服气可以像之前一样出兵去劫道,或者出高价把市场上的货全扫完,让对家买不到就是了。”
陶东来道:“你先前说幕府要求下次交货改由我们送货上门,那基本上就不存在被半路截获的可能性了。”
石迪文道:“正因为如此,今后九州大名才会更依赖我们提供的军火。上次给他们通风报信,让他们去劫了幕府的军火,目的也只是为了能促使他们跟幕府彻底撕破脸皮罢了,这种好事不可能一直都有。”
颜楚杰叹道:“可惜距离太远,开年后事情又多,不然我倒是有兴趣去观摩一下。”
石迪文道:“放心吧,这场内战不会很快结束,也不用赶在开年后去,等有大规模决战的时候,我们再组个团从杭州过去看热闹,也绝对来得及。”
“按照我的设想,这场内战打上十年八年都很正常。最理想的结果,是让日本重新回到战国时期,全国上下大大小小几十上百个国家,一年到头都有打不完的仗,一代一代就这么耗下去。”
尽管在场的人都不是第一次听到石迪文阐述他对这场内战的构想,但也没有人出声打断他的发言。毕竟这种大胆的构想,眼下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光是听石迪文的描述,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执委会一直都将日本视为未来的重大隐患,但对资源贫瘠的日本列岛实施军事占领,并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而将其割裂为碎片,并在长期的内战中耗尽国力,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隐患之道。
虽然这样做将在当地造成无数生灵涂炭,但在执委会众人看来,分裂日本这件事完全容不得圣母心的存在,否则必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巨大麻烦。
石迪文提议,尽快将海汉军中淘汰下来的旧式武器,以及即将到保管年限的弹药,准备退役的老旧战船,集中送往佐世保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