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6章(1 / 2)

加入书签

保持中立,这听起来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要福冈藩两不相帮,似乎九州各藩和德川幕府也就没有将其视作敌人的必要了。
但黑田光之自己却很清楚,事情可没有石迪文所说的这么简单。
作为原本效忠于幕府的黑田家,如果在九州各藩针对幕府发动的内战中保持中立,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在站队了。
这样做很可能会被德川幕府视作背叛,进而成为幕府出兵征讨的对象。而且周围这些邻居大概也会将福冈藩的退让当作软弱可欺,一旦战争朝着不利于幕府的方向发展,他们也会将福冈藩当作战利品来瓜分。
黑田光之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利弊,摇摇头道:“中立并不能解决福冈藩的处境,这样做也没法得到其他任何一方的信任。”
石迪文道:“我明白了,黑田大人的想法,是要先观望事态发展,然后再选择优势一方的阵营。想法很好,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迟迟不表明态度,很可能会失去加入任何一方的时机。到时候两边都把福冈藩当做敌人,你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黑田光之道:“尚未发生的事情,谁能知道会如何发展呢?我不可能因为阁下的一番话,就改变黑田家数十年来的一贯立场。”
要论关系密切程度,黑田家当然是跟幕府更为亲近,数十年的交情,怎么可能被海汉高官一番劝说就消除掉。如果不是忌惮海汉的实力,黑田光之大概早就没耐心跟石迪文磨这么久的嘴皮子了。
石迪文倒也不急,便将话题又重新回到贸易上。
对于福冈藩来说,战争虽然有些征兆,但毕竟是尚未发生的状况,黑田光之难免还会存有一些侥幸心理,不想这么急着作出重大决定,这也算情有可原。
但贸易就是很实际的问题了,福冈藩想快速壮大实力,就不得不借助贸易渠道,从外部获取自身所缺乏的各种物资,而这正是海汉比较容易对福冈藩施加影响的领域。
石迪文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条件,一是允许海汉商人到福冈设立商栈,并且要在税赋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允许海汉纸钞在福冈藩自由流通;三是允许福冈民众接受海汉雇佣。
而作为回报,海汉将允许福冈藩到舟山设立商贸机构,并且不受限制地采购所需的各种民用品。
这对于一直苦于难以找到贸易门路的福冈藩来说,当然是极具吸引力的条件。不过黑田光之对于海汉纸钞流通和民众接受海汉雇佣,还是有些担忧。
他虽然不懂经济学,但也知道在本地使用外国货币可没那么简单,而且一旦开放佣工,很难保证本地民众会不会因为钱财而充当海汉的探子。
石迪文见他有些犹豫,便又趁热打铁道:“其实黑田大人只要稍加打听,就应该知道九州其他地方,大多都接受了我国提出的这些条件,并且也从中受益颇多。”
黑田光之笑了笑道:“贵国的手段,在下并不陌生。平户藩毁于战火时,在下也十岁了。”
当年平户藩的遭遇,算是给九州各藩打了个样。在那之后,当海汉人找上门洽谈贸易往来时,也没人敢对其说“不”了。
毕竟在海汉人笑着喊出“开门,自由贸易”的同时,在他们背后还有海汉舰队无数黑洞洞的炮口,没人会希望自己的地盘遭受跟平户藩一样的待遇。
不管黑田光之这话是嘲讽还是心有余悸,石迪文都不以为意,对方既然知道厉害,那他正好也少费一些口水。
“我国很有诚意与福冈藩开展贸易往来,希望黑田大人也能明白这种合作对双方都会有着巨大的好处。”
在结束初次会面之前,石迪文仍在尽力劝说对方接受自己所提的条件。
黑田光之显然需要时间跟自己的智囊们商量一下刚才的会谈内容,石迪文也正好抓紧这个时间休息片刻。
接连多日的奔波,不断地会见各色人等,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石迪文消耗极大。不过他只休息了片刻,便将天草四郎叫了过来,询问他对刚才这番会谈的看法。
天草四郎常年待在九州,有关福冈藩的情报,几乎都要经他整理上报,他对福冈藩的认识和了解,显然会在石迪文之上,刚才又是全程在旁充当翻译,所以石迪文才需要他的意见作为参考。
天草四郎道:“以属下之见,黑田光之此人色厉内荏,不敢与我国作对,若是大人继续施压,多半能迫使他作出更多让步。”
石迪文沉吟道:“但黑田家与幕府关系极深,我担心他如果轻易就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可能只是在表面上应付我们,私下仍是站在幕府一方。”
天草四郎道:“黑田光之认为只要自己不动,幕府无论如何都不会跟福冈藩翻脸,大人何不想个法子,断其后路。”
“离间计?”石迪文笑了笑道:“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好了。”
天草四郎道:“其实很简单,黑田光之对大人到访低调处理,显然是不希望引起幕府的关注,我们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尽快放出风声,就说福冈藩已经倒向我国,再配合我们跟他谈的贸易条件,必定会引起幕府的猜忌。”
“到时候再给这边下点猛药,比如让幕府派驻福冈藩的官员突然死于非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