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5章(1 / 2)
“如果海汉帝国在某天停止了对外扩张,那并不是帝国的统治者们终于对已拥有的疆域范围感到满足,而是他们正在忙于处理某些优先程度更高的事务。一旦腾出手来,帝国就会再度踏上扩张的征途。”——节选自1657年葡萄牙王国驻海汉大使托马斯呈报给国王阿方索六世的密信。 不得不说,作为三十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海汉发展进程的观察者,葡萄牙人对海汉行事风格的了解程度,甚至可能比那些与海汉接壤的左邻右舍们更为深刻。 但即便是写下这封密信的托马斯本人,大概也很难想到,海汉在对大明的战事刚刚告一段落之际,就已经在调转枪口,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陶东来听到石迪文道出他的计划,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讶异,他知道石迪文一直以来都对征服日本有一些想法。 但海汉所奉行的疆域扩展方向是以东亚大陆为主,石迪文在日本方向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利用佐世保基地的存在,对其保持一定的军事压力。 虽然执委会对打压日本是持乐见其成的态度,但并不想将宝贵的军事资源用来攻打这个天灾不断、资源贫瘠的岛国。 近些年来,海汉都是将其作为倾销廉价工业品和低端武器装备的市场,倒也从贸易中获益颇丰。同时也在从日本招募一定数量的劳工,训练成水手、矿工、垦荒者等职业,然后分配到一些比较冷门,在海汉国内难以招募到从业者的偏远地区。 “如果日本国内爆发战事,势必会对我们的生意产生负面影响,你考虑过由此所将造成的后果吗?” 听到陶东来提出的疑问,石迪文胸有成竹地应道:“这里边的利弊,我已经权衡过了。一旦开打,普通商品的销售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军火的需求会迅速提升,我认为这方面的收益足以弥补其他领域的损失。” 陶东来道:“军火订单可不是普通商品,哪怕是盔甲刀枪这些冷兵器装备,那也不是说交付就能马上交付的。特别是专供日本市场的军火,以往都是接到订单之后才开始组织生产,交货期往往要一两年之后。” “你如果要策动日本内战,那就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他们提供大量武器装备,东海大区这边应该没有太多库存吧?这事你找白克思谈过没有?” 石迪文道:“老白去年来东海大区考察的时候,我就跟他提过这事了。他说只要提前两三个月跟他打招呼,让兵工厂有时间完成备料和生产计划调整,就可以应付日本方面的军火订单。” 陶东来笑了笑道:“他这表态,简直就是在鼓动你动手啊!” 石迪文道:“我只是想继续削弱日本的国力,以便于我们对其施加控制,但老白不一样,他是真想直接动手灭国。我跟他提这事,他反倒是给我出了不少主意,指点我该怎么通过军火贸易来挑动日本内战。” 陶东来道:“这倒不奇怪,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老白这样的想法。其实这件事你也不用悄悄进行,就算拿到执委会讨论,通过的概率也是百分之百,无非是看怎么实施才能将损失减少,收益做到最大化。” 石迪文道:“我倒也不是想瞒着大伙儿,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拿到执委会公开讨论,这事恐怕很快就会传出去,让日本那边有所准备。到时候再付诸实施,效果未免就要大打折扣了。” 陶东来道:“日本人的消息能有那么灵通吗?” 石迪文笑道:“可别小看了他们,如今在东海大区以外交、贸易、留学、游历等名义长期侨居的日本人,数量至少上千。德川幕府和西部的几个藩国,也都在我们这边设立了使馆。这些人当中,专门收集情报打探消息的间谍可不会少,我估摸怎么也得有个百十来号人了。” “特别是那些外交人员,跟我们这边的官方人员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只要舍得花钱,想从相关人员那里买到一些情报也不会太难。” 陶东来道:“看样子这些探子的动向也瞒不过你,那为什么不掐断这些情报渠道?” 石迪文摇摇头道:“掐了顶多就抓几个小虾米,他们还是会继续派人过来做同样的事。倒不如留着这些渠道,需要的时候可以有目的释放一些信息出去。” 说到外交领域的情报战,石迪文显然是有自己的见解。他跟日本人打交道的时候比陶东来要多得多,对于其秉性和行事风格,当然也更为了解。 石迪文接着说道:“这事如果在杭州遥控指挥,我担心达不到我所预期的效果。所以我打算亲自去一趟日本,当面跟他们谈一谈细节。” 陶东来这才略有些吃惊地问道:“你亲自去?有这个必要吗?” 石迪文道:“这事我已经谋划两三年了,跟对方当面谈才最稳妥。但是平时公务实在太多,我也没法脱身。这不正好执委会也搬到杭州来办公了,我就正好能抽身去把这事给办了。” 陶东来道:“那你打算以什么名义过去?” 石迪文道:“视察佐世保基地,顺便拜访贸易伙伴。如果执委会不反对,那我打算过几天就启程。” 陶东来见他心意已定,只好嘱咐他到了日本那边需谨慎一些,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