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6章(2 / 3)
余人,东海舰队拥有大小各式作战船只四十余艘,而舟山造船厂也是海南岛以北各个海外殖民地中,唯一能够建造和维修目前海汉最先进的威严级战船的地方。造船大师张天贵的二儿子张天祥,现在便是在舟山造船厂担任厂长之职。
能够得到这样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舟山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得天独厚,西边紧邻大明富庶之地,南可以照应福建海峡,北可以顾及辽东半岛和黄渤海地区,向东还可随时出击朝鲜、日本、琉球等地,驻扎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并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便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另一方面石迪文自1633年被派驻舟山担任地方长官以来,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经营管理这处殖民区,并且一直以来的表现都让执委会十分满意。执委会对石迪文的信任,相较于其他常年在海外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东海舰队的扩编、调动和部署,基本上都是以石迪文的意见为准。
“前些天我顺路去里一趟漳州,跟许心素碰了个面。”陶东来在车上便开始谈及正事:“许心素希望能够在舟山这边长期租借一个岛,用作贸易中转,你怎么看?”
石迪文眉头轻轻一挑道:“他打算要哪个岛?”
陶东来应道:“朱家尖岛。”
“不妥。”石迪文摇头道:“陶总,那个岛是舟山群岛面积第五大的岛屿,足足七十多平方公里,他要是真打算弄个中转货物的地方,用得着向我们要这么大个岛?依我看,这事情没那么简单吧!”
陶东来道:“实际上许心素提的地方不止这一处,他还希望我国能允许许家在台湾浊水溪流域建设城镇,用于安置许氏族人以及其他有利益关联的人员。”
石迪文笑道:“那他这意图挺明显了啊,在台湾要地,是开始给自己的家族布置后路了……如果有朝一日他叛出大明,万一福建的地盘保不住,起码还可以撤到台湾。”
陶东来道:“我的想法跟你差不多,但我觉得许心素想要的可能不仅仅是福建而已,还有更多的打算。”
石迪文道:“此话怎讲?”
“我认为许心素租借朱家尖岛的目的是驻军。这地方距离钱塘江口和长江口都只有两百多里水路,一旦发生战事,这两条大江流域都在其攻击范围之内。”陶东来虽然不是真正的军方将领,但军事知识可不差,当下便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陶总,你的意思是如果许心素要自立门户,那他很可能不会满足于拿下福建,而是要在更靠北的地方划定界线?”石迪文心中隐隐已经想到了一些可能性。
“没有什么比天堑更适合当作防线了。”陶东来索性说得更明白了一些:“长江口往上游走几百里,就是南京城了。”
石迪文皱眉道:“就算许心素目前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能够打下南京,但他真有叛出大明的必要吗?他如今的地位就是福建土皇帝,而且我们也一直在提醒他不要妄动,他就这么耐不住寂寞?”
“称王称帝这种事,诱惑太大,就算他不想,他手下的官员,他身边的亲人,难道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不好说啊!”陶东来缓缓摇了摇头道:“许心素现在要兵有兵,要钱有钱,真要打仗也打得起,倒是大明,肯定经不起这种折腾了!”
石迪文沉默片刻才道:“以许心素的情况,崇祯给他封个王,或许还能太平几年。反正福建那地方已经脱离控制了,倒不如多给许心素一些虚名好处,先稳住他别造反就是。”
对于许心素及其麾下势力的发展走向,海汉其实也很难有准确的预判,因为许心素的崛起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未发生过,纯粹是因为海汉在这个时空的介入,才会在福建扶持出了这么一股地方势力。海汉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其施加影响,但许心素会如何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拿主意的最终还是他自己。
正如陶东来所说的那样,许心素如今对内控制了福建官场和兵权,在外还有海汉这样的强大后援,如果要在福建动手举事,广东和浙江两地官府都很清楚其背后有海汉撑腰,恐怕也不会轻易介入平乱,所需面对的外部军事压力其实很有限,加之大明如今内忧外患不断,很难再顾及南方局势,成事的希望非常大。
当然了,许心素真打算这样做的话,首先还是得尽力争取到海汉的支持才行,否则失去强援还是其次,他麾下的火器部队严重依赖海汉提供的弹药和零配件,很可能打着打着就会出现战斗力滑坡的窘态。
海汉当然不愿看到大明的局势失去控制,所以一直以来都在想方设法地让许心素及其族人明白放弃自立门户的非分之想,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从朝廷索取一些名正言顺的封赏。石迪文所说的“封王”,便是海汉认为有可能解决许氏发展野心的一种方案。
但问题就在于大明朝廷未必愿意对许心素妥协,至少在其撕破脸展示出真正实力之前,大概还是会一直心存幻想,认为皇权和朝廷的权威足以压制福建土皇帝的野心,却不知许心素所掌控的军事力量已经可以算是独步大明,甚至足以与北方的清军过一过招了。关键之处,只是在于许心素的一念之间了。
陶东来微微摇头道:“我们现在连许心素都未必能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