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8章(1 / 3)

加入书签

朝鲜国之所以会变成今时今日这种权臣掌握朝政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国力羸弱加上君主弱势所致,李倧在面对内忧外患时拿不出强有力的应对举措,导致自己的威信一步步降低。而他也意识到这种局面的危险性,只能通过权术手段来控制下属维持统治。

但这些手段只能解一时之困,却没法从根本上改变君弱臣强的现状,最终还是让手下的人生出了不应有的野心。李倧本来很担心海汉在朝鲜的影响力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但当他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步失去对朝政的掌控,唯一能抓到的救命稻草就只有海汉了。

病急乱投医,李倧想要引入海汉官员协助执政,便是希望能用海汉来压制朝堂上的权臣,从而形成新的平衡,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统治稳固。至于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李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但李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冒险的举措反而是加速了局势的恶化,让权臣们找到了一个将他从王位上推翻的理由。

如果不是动手的两派人意见不统一,这场闹剧大概根本就拖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就连世子李凒都从几千里之外的海汉国赶回来了,这两派仍然还在城里勾心斗角,没能就权力更替的方案达成一致。

之所以会拖了这么长的时间,以至于让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一路狂奔,原因主要还是金尚宪和崔鸣吉互不信任,一直都在暗中使手段算计对手。

两个老狐狸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说好了是让国王李倧“遇刺身亡”,至于刺客的身份动机,就安排在满清头上好了,反正最后肯定是查无实据,满清肯定也没办法自行洗白。这样对朝廷上下,国内国外,都算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到时候两人平乱有功,当然是继续为下一任国王掌管朝政,然后号召全国上下化悲愤为力量,早日向满清复仇。海汉人就算察觉到李倧这事有蹊跷,也拿不出任何的证据,多半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计划看起来还挺周全,可行性也很强,但问题就在于金尚宪和崔鸣吉二人都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顺势扳倒自己的老对手。

但怎奈两人已经在官场上明里暗里斗了半辈子,哪有那么容易被对方置于死地,各自在行动期间都留了几分小心,然后就不出意外地发现了对方的小动作。

负责在宫中动手的是金尚宪的人,但事后崔鸣吉派到宫中验尸的人发现,国王的尸身有些问题,怀疑是被人调过包。这种事崔鸣吉哪敢声张,便派人暗中调查,同时延缓了原定的计划,一直拖着对外宣布国王遇刺的诏书不发。

而金尚宪也是在等崔鸣吉以领议政的名义发布诏书,之后才能发动大招制服对方。崔鸣吉不动,他也动不了,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一个月的时间便磨过去了。眼见海汉军到了江华岛就停步不前,没有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主动介入,他们也慢慢放下心来,认为海汉应该无意干涉汉城的乱子,只要事后能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就能应付过去。

但崔鸣吉和金尚宪都没想到的是,李凒竟然回来得这么快,按照今天从城外传来的消息,海汉军离开江华岛来到汉城,就是因为李凒已经回来了。很显然海汉在不清楚汉城状况的情况下,果断选择了支持世子,这是护着他回来夺权了。

这个时候崔鸣吉才真的开始慌了,国王的下落仍未查明,很可能是在金尚宪手中。这么多天了,搞不好金尚宪早就制造出了许多“铁证”,用国王的证言将所有事情都推到自己头上。到时候肯定百口莫辩,只能任由金尚宪将乱臣贼子这顶帽子扣到自己头上。

崔鸣吉当然不可能就此坐着等死,既然无路可退,那就只能鱼死网破搏一把了。如果他能落实国王的下落,及时出兵将其灭口,然后反手灭了金尚宪,这样还来得及把同样的剧本用到对方头上。到时候死人没法自辩,这造反作乱的锅自然也就让对方背了。

但当下留给他处理危机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城外的海汉军只给出了一晚的缓冲时间,明天天明之后如果还没给出答复,那海汉军便会动手攻城了。

这就意味着他与金尚宪之间很可能只有一方能挺过今晚,明天胜利者会拿着另外一方的头去向海汉人邀功。

“想不到最终这一场比拼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崔鸣吉暗自叹了一声。

他现在已经把手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不管今晚能不能找到国王的下落,他都必须跟金尚宪拼个你死我活才行了。

事到如今,崔鸣吉其实也有一点后悔拉金尚宪一起合作,否则哪会有当下这些麻烦。但如果这事没有金尚宪的配合,也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就将汉城内外全部纳入掌控之中。

所谓福兮祸所依,大概便是此理了。

入夜之后,城外的塔楼观察到城内又有数处地方起火,甚至隐隐有喊杀之声,连忙向位于据点里的指挥部进行了报告。

接到消息的王汤姆和钱天敦都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赶到塔楼上亲自查看城里的动静。

“是打起来了吧!”王汤姆观察片刻就下了结论:“安静了这么些天,这个时候突然又开打,应该是有人想要自保。”

“也可能是分赃不均,别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