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4章 新(1 / 3)

加入书签

早在1629年,海汉所属的武装舰队便进入了香港附近水域,并在之后的数年里一步步蚕食了港岛的中西部地区。原本大明在港岛东侧海岸还有一个水军营寨,但海汉进驻港岛之后,这处营寨在不断的威逼利诱之下也慢慢偃旗息鼓,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职能,如今早就名存实亡了。

海汉对港岛的规划,便是要在珠江口这个海上交通要冲建起一个不受大明管辖的贸易港,担当起闽粤琼三地的海运中转职能。这个规划在实施后的效果显而易见,各地海商只要将货物运至此地交易,往返于海上的航程就可以大大缩短,能够节约跨地区交易的时间成本。

再加之海汉对香港的贸易制度有诸多扶持和担保措施,增强了在当地交易的便利度和安全性,也让商人们更乐于前往该地区开展贸易活动。

虽然港岛当地没什么特别的物产,绝大部分交易货物都是从外地运来,但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大,也在当地催生了许多的附属产业,如服务业、造船业、金融业等等,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来吸引移民迁入,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反过来起到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至今日,港岛的繁荣程度虽然尚比不了广州、漳州这些地方,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东南沿海排得上号的贸易港了。每天进出港的商船数量,都保持在百艘左右,这个数字甚至比海南岛的海口港和儋州港还要更高一些。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执委会向港岛地区提供的各种资源之外,现任的港岛一把手游益汉也功不可没。

游益汉在参加穿越之前本来就是在青岛港从事货运管理工作,对于海港的经营算得上是行家里手,由他来掌管这里的运作,也算是专业对口。

与大多数常年派驻海外的海汉高官一样,游益汉的长处可不仅仅只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样也能兼顾外交、军事及情报工作。安南小王爷北上广州的事虽然没有对外宣扬,但已经给海汉这边作了报备,港岛也同样得到了来自执委会的通知。所以郑柞等人的船刚抵达港口,游益汉便已经收到了报告,很快便赶到港口迎接这几位不速之客。

相较于郑柞和张金宝,游益汉最为熟悉的当然还是福瑞丰三少爷李奈。毕竟李奈每次往返广州和三亚之间,几乎都会顺路造访一下港岛,视察福瑞丰在当地的产业。这么些年下来,跟游益汉打交道的时候着实不少,两人也算是熟识了。

游益汉听李奈介绍了另外两人去广州的目的,当下便道:“两位找三少爷帮忙可算是找对人了,到了广州地面上,三少爷说话可能比官府还管用一些。”

李奈连忙摆手道:“游大人这话太夸张了啊!在下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只是尽自己所能帮帮朋友的忙而已。”

郑柞和张金宝听到这话,都是会意地笑了笑。他们虽然对广州的情况不太了解,但对于福瑞丰在广州的影响力却毫不怀疑。毕竟除了福瑞丰之外,他们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其他来自广州地区的人士,通过别的途径了解到福瑞丰的经营者李氏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福瑞丰固然不可能取代官府的地位,但在民间的影响力还真是不容小觑。福瑞丰名下不仅有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产业,还拥有实力可观的私人武装,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海汉这个强大的靠山,即便是官府也不得不对其忌惮三分。

当然了,地方官府不与福瑞丰作对的原因,除了忌惮其实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正在成为福瑞丰发展进程中的既得利益者。

福瑞丰发展得越快,他们所能获得的灰色收益也越多,这种简单直接的利益关系,让广东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官员都选择了对福瑞丰的各种要求给予配合。而极少数脖子硬不肯低头的官员,最终都会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失去官位。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没什么人会出头跟福瑞丰对着干了。

李奈虽然婉转地否认了游益汉的说法,但福瑞丰在广州的影响力早就名声在外,否则郑柞和张金宝又岂会主动找到他寻求合作。

相较于眼前的商港码头,郑柞更感兴趣的是却是本地的驻军情况,他向游益汉问道:“听闻港岛驻扎有海汉海军的舰队,是否也在此地?”

游益汉摇摇头道:“舰队没有驻扎在这里,海军基地在岛南边,小王爷如果想去参观,那回头我可以安排一下。”

海汉最早进驻港岛的便是武装舰队,所以军事基地的兴建时间要比贸易港早得多。由于修建基地时投入了大量资源,再要进行搬迁有诸多不便,位于岛南香港仔海峡的军事基地便一直沿用下来。虽然位置距离港区稍微远了点,但附近海域早就没了海盗水贼,而且进出港区的东西两处海峡都有岸防炮台部署,倒也不用担心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其实在这里设置岸防炮台的象征意义已经大过了实际作用。”游益汉毫不掩饰地向客人们介绍道:“海盗在五年前就已经绝迹了,能够出入这里的武装帆船,都是属于我们的盟友,并且会向我们报备。这些炮台建成之后,其实也并没有投入过实战。”

“但它们还是守护了这个地方的安全,不是吗?”郑柞笑道:“如果贵国觉得没有必要维持这些岸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