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0章(1 / 3)

加入书签

但那时候的扬州盐商并没有深入了解海汉所经营的盐业规模究竟有多大,对于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还缺乏足够的敬畏,所以他们对海汉当时表达的合作意愿并未给予积极的回应,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现有的盐业市场。但谁能料到当初的爱答不理,会变成了今时今日的高攀不起?

如今仅象山盐场一地的产能,就已经相当于江苏境内所有盐场之和,而两地从事盐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却相差不止十倍,生产效率的差异所带来的成本差距让扬州盐商的货源就显得毫无竞争力了,只能依靠欺行霸市的武力手段来阻止南方海盐进入到他们的传统市场。

不过当扬州盐商们发现他们所信赖的武力手段在海汉面前其实只是花拳绣腿,那就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来解决现有的利益冲突。山陕盐商的遭遇已经表明了硬拼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所以留给徽籍盐商的选择也就只有主动与海汉议和这个选项了,而且必须得快,要是再拖上一年半载,就算海汉这边不动手,山陕盐商肯定也会撕破脸先对他们进行清算,以此来整合淮扬盐商的资源。

马正平这次来舟山,当然也是做好了碰钉子的心理准备,所以杨运的调侃虽然带有奚落之意,他却丝毫没有因此而生气,赔着笑脸道:“杨大人说笑了,我等岂敢小看贵国,实在是当时与山陕盐商争斗正酣,无暇旁顾,才会让此事一直搁置下来。但说到底的确是我等眼光短浅,未能分清轻重缓急,还望杨大人莫怪。草民此次来舟山求见大人,也是为了替徽籍盐商向贵国致以歉意。”

马正平的态度十分谦卑,这反而是让杨运没办法再借题发挥了,他只能笑笑道:“如果徽籍盐商都是马老板这样的想法和态度,那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这个时候斗胆来舟山找大人当面说清楚,应该也为时不晚。”马正平见对方语气有所松动,连忙应了一句。

杨运并不是铁板一块,撇开马正平呈上的丰厚礼单先不说,海汉对扬州盐商的态度本来就不是赶尽杀绝,而是尽量拉一派打一派,利用当地盐商阵营之间的矛盾来实现整合盐业贸易的目的。

扬州盐商在长江以北地区所拥有的分销渠道和上层人脉,正好是海汉所缺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如果能有一部分通过盐业贸易整合到海汉的经济体系当中,其价值是相当巨大的。当然了,前提是扬州盐商愿意跟海汉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才行。

两年前扬州盐商认为自己有拒绝海汉的资本,但如今局势已经起了变化,双方的位置对调,主动权已经落在了海汉这边。而扬州的徽籍盐商为了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放低态度向海汉寻求合作了,这也正是海汉想要达成的局面。

杨运道:“马老板说得有道理,开诚布公才能解决问题,是时候谈谈合作了。”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快要过饭点了,杨运已是饥肠辘辘,便索性邀请马正平找地方共进晚餐。而马正平巴不得能跟杨运搞好关系,当下便一口答应下来,脑子里已经想好了等会得抢着买单才行。

但杨运安排的地方并非外面的饭馆,而是专供岛上官员吃饭的一处公家食堂。当然了,由于服务对象的身份特殊,这处食堂所供应的饭菜水平也并不比外面的饭馆差,甚至在食材质量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杨运作此安排其实还有别的考量,他要是第一次跟扬州来的盐商见面就私下吃饭,说不定会让人在背后说闲话,而主动去公家食堂露面,一是表明自己行事磊落,提前摒除可能会出现的不好传闻,二是让马正平明白,双方关系还没到可以安排私下会谈的程度。

两人在就餐期间谈了些什么,倒是没有人去留意,毕竟每天在这食堂里进进出出的人太多了,这些天跟着杨运来的各国商人起码也有两位数了,其中不乏一些浙江本地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像马正平这种眼生的人,并不会立刻就引起旁人关注。

不过这顿饭结束之后,马正平是一脸欣喜地离开了。虽然双方在这么短暂的交流时间里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但杨运已经向他明确表示,海汉无意与徽籍盐商为敌,至于盐业经营方面的合作,还需向上司请示具体的措施,所以暂时还不能跟马正平就具体的合作条款展开谈判。

但这种态度已经让马正平感觉到此事确有操作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徽籍盐商有机会能抱上海汉这条大腿,而他也可以有合理的借口留在岛上继续等消息了。

马正平登岛之后才知道近日有节庆活动加上贸易洽谈会要在岛上举办,住处是早就被预定一空,不过他已经让手下花了五倍的价钱,从别人手里转租了两套上房,而且续订了一个月。但这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与杨运谈完之后,他已经在考虑明天派人在岛上四处转转打听是否有房源出售,或是干脆就花钱在岛上圈一块地自己建房。

这倒不是马正平财大气粗肆意妄为,他的想法是如果与海汉的合作谈判能进行下去,那今后势必会在舟山岛这边设立常驻机构。与其长期租住客栈民宿,倒不如自己建一处商栈,长期来看反而能够省下不少钱。

最重要的是马正平在抵达舟山之后便仔细观察了定海港的自然条件、港口设施和运营状况,确认了这里绝对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