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4章(1 / 3)

加入书签

后续的调查行动没有太多可在外交环节上耽搁的时间,要是海汉有这闲工夫慢慢等大明朝廷的回复,宁崎也不用这么急着来找费策贤商议了。执委会希望能够说服费策贤接受海汉的安排,并出具相关的文书为海汉之后的行动提供外交手续上的支持,这样海汉军在大明沿海地区采取行动的时候,不至于被对方冠上一个武装入侵的罪名。

虽说在军事方面,海汉并不忌惮大明东南沿海地区驻守的明军,但能在行动过程中少一点麻烦总是好事,更何况要是真的因为误会而爆发武装冲突,也有可能会导致局面完全失控,而那并不是海汉愿意见到的结果。

但费策贤又不是傻子,这个大锅岂能说背就背。他要是替海汉担保背书,将来出了任何乱子都会有他的一份责任在里面,为此有可能会背上各种罪名,却不见得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在下不能代替朝廷作出决定。”费策贤还是摇头拒绝了宁崎的提议:“贵国若是拒绝商议,坚持一意孤行,那所引发的一切后果,都需由贵国承担全部责任!”

宁崎见费策贤态度坚决,只好是换了一个角度劝道:“这个行动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请问费大人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可以避免我国军队在行动期间与大明地方官府发生误会?”

费策贤心道只要你海汉不出兵,老老实实维持现状,那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但从宁崎所说的话来推断,海汉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此事进行下去,说不定部队都已经集结完毕,就等着一道命令了。

费策贤迅速盘算了一下当下的状况,最理想的情况便是宁崎所说句句属实,海汉出兵没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完成他们的任务之后便自动收兵退出大明国境。而最糟的状况,便是两国军队在此期间发生武装冲突,甚至由此引发局部战争。

但即便是前者,估计朝廷也很难接受让海汉军堂而皇之地踏入本国境内——尽管这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唯一能让朝廷保全颜面的做法,就是把海汉的这次行动性质变成两国合作,这样至少能让海汉军进入大明境内这件事合理化,朝廷的接受度也能稍高一些。宁崎先前提过类似的建议,但他要求由海汉军主导此事,地方官府可以派人参与,但不能干涉和阻止海汉军的行动,这在费策贤看来也难以接受。

“宁部长,或许我们应该使用更公平的方式来解决分歧。”费策贤提议道:“两国合作清剿不法之徒,既然是要在我国境内行动,那名义上应由我国主导行动,宁部长觉得怎么样?”

宁崎当然听出了费策贤话里有让步的意思,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便点头道:“可以,但参与行动部队的实际指挥权要由我方掌握。”

既然费策贤都是说“名义上”了,那意思就是要面子不要里子,这样既能确保大明不会因为放海汉军进来这件事而丢脸,又能保证海汉军的行动处于大明官方的有效监督之下。

这当然只是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费策贤没有办法阻止海汉采取行动,还得在保全大明颜面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双方发生冲突,当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了。虽然听起来没有作出多少让步,但实质上已经选择了妥协。至于宁崎提的这个条件,费策贤也没打算再讲价了,毕竟想让海汉军交出指挥权太不实际,不需要再在这个条件上浪费口水和时间。

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磋商之后,宁崎和费策贤终于是代表两国达成了一个初步的临时合作协议,其内容主要便是针对接下来海汉要在大明东南沿海展开的调查和抓捕行动。作为大明驻海汉国大使,费策贤将起草一份临时公文,说明这次行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及两国的大致合作方式。这份公文的副本将以最快速度抄送至沿海各地官府,以避免地方官员没搞清楚状况,集结军队跟海汉人干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费策贤所起草的这份公文并不具有命令性质,更类似于一份通知书,至于是否按照公文中的建议来办,那也不是费策贤所能左右的事,所以一定程度上依然还是会有发生冲突的风险。

这其实也是变相减轻了费策贤的责任,起码他在第一时间设法通知了各地官府,但以他的权限显然不能对地方官府的决策指手划脚,只能告知合作内容,提供一些建议,而如何处理仍将由地方官员来进行决策。

当然这么大的事情仅仅只是通知地方是不够的,费策贤同时也起草了一份送往京城的奏折,向朝廷汇报此事的来龙去脉。不过估计这份奏折送抵京城的时间会比海汉的行动迟上数日,等京城那边讨论出一个结果,海汉应该早就在南边动手了。费策贤只能期望海汉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大,不要把抓捕行动变成了局部战争。

“成了成了!”

与费策贤议定了大致方案之后,宁崎立刻赶回胜利堡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其他人。不过最应该对此感到兴奋的颜楚杰倒是显得很冷静,正如军方的态度一样,不管费策贤是否同意海汉的提议,后续的行动都将会进行下去。

“在你去跟费策贤谈判的时候,国防部已经通过电报通知了福广江浙的驻军,准备对预定目标区域展开搜索和抓捕行动。”颜楚杰很淡定地说道:“最迟明天就会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