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4章(1 / 3)
许裕兴虽然正在气头上,但他处事向来比较稳重,倒是没有因此失去理智。他知道这事往小了说是锦衣卫串通西班牙人准备在漳州城搞事,往大了说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福建的形势走向,甚至会因此导致大明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局。如果因此而导致许家与明廷的关系彻底破裂,那后续将会出现的诸多麻烦可不是他许裕兴能解决的。
稳妥起见,这事的确需要先报与许心素,由其权衡利弊之后再决定后续的行动。不过与此同时,许甲齐已匆匆离开,为了预防相关人等脱逃,他下令通知所有城门立刻关闭,禁止所有人员出入。
许心素很快就得到了许裕兴送来的消息,而这个突发状况也同样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福建的锦衣卫在过去几年中还算老实,并没有给他制造什么麻烦,但现在看来这种安分更有可能是锦衣卫故意做出来的一种假象,来麻痹自己对其放松警惕,等到有合适的时机出现就跳出来搞事情。
问题就在于锦衣卫在漳州城内私藏火枪这种行为,到底是其中某些人的擅自主张,还是来自于朝堂之上的密令。
如果是前者,许心素不吝向这些胆大妄为之人展示一下自己的雷霆手段,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谅那锦衣卫衙门也不敢有什么大的反应。但如果是后者,那他就必须考虑清楚要不要公开追究此事,以及会因此而出现的后果。
以许心素今时今日的实力,要在福建割据一方也不是做不到,但他知道这样做除了能逞一时之快,其实对自己并无多少实际好处。而且历年来海汉方面也多次暗示过他,不要轻易尝试自立门户,维持现阶段的局面就好。
时间长了,许心素也逐渐认同了海汉的这种观点,与大明分裂并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反而会因此而召来战争。福建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如果得不到海汉的充分支持,作战所需的装备和弹药都难以得到及时补充,在这种情况下要以一省之地硬扛一国之兵,估计下场就不会太好了。
但许心素自己不主动生事,却也未必代表朝廷就会一直坐视他在福建不断壮大个人实力。这些年许心素已经将福建的大部分兵权都揽到了自己手里,地方驻军有大部分成了他的私人军队,至于经济更是一家独大,基本掌控了当地利润最为丰厚的进出口贸易。许心素一边捞钱一边扩军,顺便将大量许家子弟安插到军中和地方衙门,慢慢地架空了朝廷委派的官员,将福建变成了自家后花园。
朝廷对于这些状况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福建这地方山高皇帝远,朝堂上的大人物们即便知道许心素在这边当土霸王也是鞭长莫及,很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措施能限制住许心素,更何况许心素背后还有一个更加难缠的海汉当靠山。
当然如果朝廷认定许心素已经成为了大明安定的巨大隐患,那的确有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办法来消除隐患,但发生这种状况的可能性极低,因为一旦中间出现任何闪失,都有可能导致大明爆发又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而这对于一直努力避免在南方爆发战事的大明来说几乎是不可接受的状况。
许心素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先尽可能地平静下来,这个时候任何一个冲动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接下里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命运。他必须理清现状,对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决定接下来的应对措施。
董烟云等一批心腹幕僚已经候在了许心素的书房外面,他们当中虽然也有人想要谏言,但没有得到许心素的召见,谁也不敢擅自闯入他的书房。
有人便低声询问董烟云,对刚才送来的消息如何看待。董烟云应道:“如今城门已关,相关人等若是还在城中,那左右都出不了大事,大不了就是多死几个人而已。”
董烟云的想法很明确,如果锦衣卫打算利用西班牙人提供的武器在漳州城生乱,甚至是刺杀许心素或其他重要人物,那只要关起门来将锦衣卫的人全部拔除就是了。至于这件事如何定性,后续是要捂盖子还是借题发挥,那就要看许心素的态度而定了。
众人没等太久,许心素便开了门,让众人入内一同商议。董烟云等人进屋落座之后,许心素便开口道:“各位接到通知的时候应该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就不浪费口水慢慢解释了。谁能给我说一下,漳州城的各位大人这个时候都在哪里。”
“黄知府今日一早开始在衙门办公,未曾外出。”
“陈同知昨夜与几位亲友在和记酒楼宿醉,三更回家,今日未曾出门。”
“章通判上午在衙门处理公务,午间在大风楼宴请两位据说是老家来的友人,宴席结束之后便回家了……”
漳州城内有品级的官员,其行踪几乎悉数都在监视之下,这也是许心素历年来所坚持的一项安全措施。不过本地武官就不在监视之列了,毕竟漳州这地方从卫指挥使到最下面的百户,各级军官基本上全是许心素的人,朝廷派到福建来任职的军官只能与其他高级官员一样,老老实实地待在北边的福州。
如果漳州城里的这些地方官在锦发号事发之后有异动,那就很有可能与之有关。而此事牵扯到多少官场中人,也将是许心素衡量后续处理方式的重要依据之一。
许心素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