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0章(1 / 3)
巴亚诺在抵达清国之后获得了比较高的礼遇,在上岸的当天晚上,他便得到了某位据说是王族成员的大人物接见,然后第二天就被安排向一帮清军将领展示殖民当局送来这批武器的性能。很显然对方也非常看重这次跨国合作,并且急不可待地要确认这种军事援助的成效。
巴亚诺带来的武器自然远远胜过了清军目前的装备水平,在他这种从军多年并且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手上能发挥出来的威力,甚至不比海汉军的单兵武器差多少。当然了,要将从未使用过火枪的人训练到他这样的熟练程度,那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看过巴亚诺演示的清军将领们对于前景都颇为看好,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将这类武器大量列装到部队中,战胜海汉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哪怕武器性能与海汉军相比仍有不足之处,但清军完全可以凭借兵力优势来抹平这种差距。至于组建和维持一支成建制的火枪部队到底需要耗费多少资金,这些将领们却并没有相应的概念,那是皇太极要操心的事,他们可管不了那么多。
不熟悉火器的清军将领不懂行情,但巴亚诺是专业人士,他很清楚这种投入会有多大,清国想要在军中大面积列装新式武器,却未必能够承担起组建火枪部队的后续军费开支。而且他并不认为菲律宾殖民地能向清国提供足够数量的武器装备,毕竟战后殖民当局的兵工制造能力已经大打折扣,满足自家重组武装部队的需求都尚且困难,更别说援外了。
清国倒是很想直接获得制造火枪火炮的技术,让西班牙人在辽东援建兵工厂。但问题是殖民当局并不打算把这些看家本领都提供给合作对象,否则人家把技术学走了,今后就不用再依赖自己提供武器了,而合作关系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无法提供清军要求的大量武器,又不能向清国转让相关制造技术,这样的态度使得清军将领对这个合作项目的热情很快消退了不少。于是在巴亚诺抵达辽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所谓的军事合作项目其实就是在训练几十名有贵族背景的青壮,让他们的履历上能显得更丰富些而已。直到前些时候这支火枪队以实战训练的名义参与了一次行动,才终于重新唤回了清军高层的注意力。
在这次行动中,由巴亚诺亲自指挥的火枪队成功伏击了一支海汉军的骑兵巡逻队,在交战中击毙击伤了两位数的敌人,缴获了十多支海汉军制式步枪,甚至还俘虏了几个活口。清军能在一次小规模行动中取得这样的战果,在此之前的交战史中可是不多见的。
要如何在野外对付装备了火枪的海汉骑兵,一直是让清军颇为头疼的事情。用步兵围剿,会被对手毫无悬念地使用放风筝的战术慢慢剿杀,用骑兵倒是能跟上,但稍稍追近一些又会变成了对方的活靶子。之前也使用过伏击的战术,但参与埋伏的兵力少了打不过对方,兵力多又容易暴露行迹,所以效果也并不理想。
但火枪兵似乎很好地解决了之前这些困扰清军的问题,虽然人数不多,但火力输出强度却要远胜弓箭手。而且巴亚诺带的这支队伍装备的全是他从菲律宾带来的火枪,其性能也要远远胜过了清军汉军旗那些火枪兵的装备水准。再加上巴亚诺所带来的更为先进的战术,以及基于实战经验的临场指挥,这支队伍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自然就让清军将领们刮目相看了。
皇太极在知悉战绩之后对巴亚诺和火枪队的表现大为赞赏,立刻对巴亚诺进行了封赏。除了牛羊、钱财和土地之外,巴亚诺还得了一个“巴牙喇甲喇章京”的官职。当然了,这个官职倒并非实权职位,皇太极也并不打算真调一队巴牙喇战士给他指挥,终究只是一个名誉官位罢了。
不过巴亚诺倒是对这个封赏颇为满意,清国国王赐下的这些实物奖赏,就已经超过了他之前在菲律宾期间的全部收入了。看样子这辽东虽然是苦寒之地,但雇主倒还挺豪爽,这出手可要比阿拉贡内斯大气多了。
能赚到大钱,还能顺便打击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宿敌海汉人,雇主对他也礼遇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当下这个差事对巴亚诺而言,的确是近年来少有的舒心环境。至于风险,巴亚诺倒并不是太担心,他本来就有在欧洲战场作战的经验,说是见惯生死也不为过。除了当兵打仗,他也没有别的一技之长,所以早就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心理准备。
能够这么快就取得战绩,这也是让巴亚诺开始重新评估这个地区的军事实力对比。他知道自己训练出的这批火枪兵还算不上出色,但对手好像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跟攻打马尼拉的海汉军比起来,似乎战斗力要差了不少,这或许能让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战事中找到真正击败海汉人的机会。
当然了,如果仅仅只靠现在他手底下的这点人马,想要打败南边据说驻扎了数千武装部队的海汉人,那肯定只是天方夜谭罢了,海汉人也不可能一直派出小股巡逻队让清军打埋伏。一旦进入正面战场的交锋,他手下这点人可没法跟海汉军硬拼,说不定一场仗打下来就直接被团灭了。
要想继续打胜仗,唯有扩军一途。巴亚诺认为清军仅凭目前装备的刀弓这类冷兵器,哪怕兵力方面有明显优势,也依然不可能战胜海汉军。所以他趁热打铁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