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债券(1 / 3)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
1629年9月7日,由七艘船组成的琼联发琼西考察团抵达昌化港。¥f,这支考察队并不是从三亚过来,而是从大陆出发,沿着雷州半岛向南度过了琼州海峡,然后在琼州府城停留了一天,再向西经由儋州,抵达昌化。
这支考察团原本应该在三天前就抵达昌化港,但在途中遇到了恶劣天气耽搁了行程。不过或许是因为驻广办那边开项目推介会的时候把宣传做得够好,这一帮商家代表在下船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多日奔波后应有的疲态,而是一脸兴奋地向前来迎接他们的乔志亚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去看看本地的开发进度。很显然,在这帮人心目中,赚钱才是第一位要紧的事。
乔志亚一心想着快点拉这群土豪进坑,自然不会介意他们主动朝坑里跳,当下便回应道:“各位,你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其实也是昌化开发工地的一部分。仅仅在三个月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不足二十户人的小渔村而已,但现在的状况各位都看到了,每天有超过五百名工人在这里劳作,不断地扩建港口,完善这里的设施,接收从三亚等地运来的各种工具和原材料。最迟年底,这个劳工数量极有可能再翻上一倍。而这个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也将全面超越琼州府城,成为琼州岛上第三大港口。”
至于乔志亚没有明说的前两大港口,自然是指胜利港和三亚港两个地方。而听他介绍情况的商户代表们也完全没有对此感到质疑,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听着乔志亚继续往下说。
“我们之所以会在这个地方修建大型港口,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原因了。是的没错,在距离这里八十里左右的内陆山区,有一个非常大的铁矿。至于大到什么程度呢?”乔志亚故意卖个关子,等了一下才继续说道:“这地方所埋藏的铁,足以满足整个大明对铁的需求。请各位注意,我说的可不是一年的份量,而是好几百年!”
人群中传出一阵低低的惊呼声,毫无疑问乔志亚的这种形容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们。但就算这说法听起来像天书奇谈一样玄乎,却仍然没有人开口质疑乔志亚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原因也很简单,外界早就有一种说法,即海汉人手中掌握有某种探矿定脉的秘技,而且他们专找那种无人发现的大矿脉,比如海汉正在采掘中的田独地区以及更深入内陆的那些大型矿藏,以及远在安南北部,号称小三亚的黑土港煤矿,都是被海汉人以这种神奇的法术找到的。
这些大股东商家几乎都派人参观过田独的铁矿,甚至更远的大茅锰磷矿也有人不辞辛劳跑去看过。至于黑土港煤矿现在在两广地区的知名度,则已经超过了田独铁矿,两广最靠西临海的廉州府、高州府等地,煤炭市场几乎已经被黑土港出产的廉价精煤给垄断,以至于当地煤商要嘛转行从事别的营生,要嘛就干脆跟黑土港管委会搭上关系,成为黑土港煤矿的代理经销商。已经被海汉渗透得千疮百孔的琼州岛就更不用说了,自从黑土港煤矿投产,琼州岛上的小煤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纷纷破产,大量矿工南下投了海汉,现在琼州岛上已经找不到其他的煤炭货源了。
海汉过往在矿业开发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让人根本无从质疑他们所提出的开发计划。毕竟在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哪家敢站出来说自己比海汉更擅长。至于乔志亚所声称的几百年到底是三百还是五百,并没有人打算去刨根问底,因为这个问题在广州的时候就由马力科对他们进行了说明。
马力科谈的当然不是石碌铁矿的具体储量,而是海汉所发行的这种债券的获利模式。这种债券所能获得的利益实际上是石碌铁矿开发的分红,说是债券,但操作模式却更接近股票,每年都将按照持有数量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有所不同的是这些债券还是规定了还款年限,到年限之后返还本金,不再享受分红。而最吸引投资者兴趣的地方之一,就是每年的高额返利了,只需几年时间就可以依靠返利拿回本金,而之后的持有期就是无本买卖干收钱了。
至于投资者所关心的这个获利期长短,就直接跟购买者在一定时间内引入海汉的移民数量直接挂钩了。海汉商务部这次将购买债券的门槛设置得比较高,不同的引进移民数量,所能购买的债券总额也不一样。投资者想要获得这份可观的长期收益,除了本钱要足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向海汉提供足够多的移民人口。
虽然操作流程很是麻烦,但投资回报率却要稳稳地高于琼联发过往投资的那些开发项目。而且那些农业相关的项目,看天吃饭的成分很重,并不见得年年都能保持盈利。这开矿可就稳当多了,如果引进的移民规模够大,一口气买个五十年期限的长期债券,也能给后人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甚至根本无需花费精力去经营这笔买卖,每年在海汉银行的户头上就能增加一笔收入,这就是给后人躺着赚钱的传家宝啊!
琼联发的股东们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才会来到这里做专门的实地考察,在得到乔志亚的再次确认之后,在场这些商户代表的眼神都越发地明亮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