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吃饭闲聊,灯塔国和国内的区别(1 / 2)

加入书签

晚上下班,

张梅老师请周墨吃饭。

太二餐厅。

这里广东这边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酸菜鱼餐厅,麻辣香,挺不错的。

其实本来张梅老师想去什么西筱贝面,但是周墨知道这个店地价格,真的很贵,而且对‘贫民’充满了一种看不起的感觉。

所以周墨不喜欢。

然后看到那里人多,张梅老师就跑隔壁的太二酸菜鱼。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放老谭酸菜面。

周墨冲了一杯陈皮水,然后一杯玫瑰茶给张梅老师。

坐下,

等菜期间,周墨忍不住开始聊。

“老师,今天那个冠心病疑似心梗的病人……”

周墨将那个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人,跟张梅老师汇报了一下。

“竟然是肥厚型心肌病?”

张梅老师诧异了一下。

不过,这病人听听就可以了,没必要的继续深究,急诊一般就是初级处理,更深一步还要各专科、亚专科。

“对了,老师,听说您去过灯塔国进修过?”

“对,博士毕业之后,然后医院派去灯塔国那边进修了。”

“那边怎么样?”

“哪方面?”

“最近网上都说,国内的手术量比较多,就算跟发达国家比,水平也只高不低?”

张梅笑了笑:“这话是对的,也是错的,要看什么维度。”

周墨:“怎么说?”

张梅:“你说说,对灯塔国医疗,第一反应是什么?”

周墨:“研究前沿?”

如果周墨是普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外国的医疗很贵,病不起,不敢叫救护车。

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

普通人可不敢去生病。

不然也许一个病下来,几千几万美金就没了。

周墨以前读书听了一个故事,有个学校老师去灯塔国工作了,那时候两个老人家出国去看望他,顺便让老人家领略了一下外国的风景。结果父亲生病了,腹泻,发烧,去了一趟医院,2天出来,一看账单,好家伙,2万多美金。

当时老人家知道之后,吓得再也不敢去灯塔国工作了。

真实桉例,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作为一名医学生,对灯塔国的第一反应不是贵,而是灯塔国的医学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研究世界第一。

张梅轻轻一笑:“是贵。”

“关于,国内的技术跟国外的技术差距,谁高谁低,这个不能直接从最顶尖的说,而应该综合起来说,考虑国情。”

“有句话叫做:不管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在医学这里,不管费用谈就医体验也是耍流氓。”

“现在很多人都在吹嘘灯塔国的治疗,分级诊疗,多科室合作,精细化的手术……国内达不到。”

“这些吹嘘灯塔国的人,就是屁股歪了。”

“因为这些所谓的分级诊疗,多科室合作,精细化的手术,灯塔国的普通人能享受得了吗?”

“不能!”

“这种服务,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许许多多的美金买的。”

“只有灯塔国的精英阶层才有资格享受这些。”

“而像我们国家,国情就是人口多,医生短缺,但是又要求每一个病人要尽量减少治病费用负担,那所谓的‘分级诊疗,多科室合作,精细化的手术’自然就没灯塔国那么厉害了。”

“当然,灯塔国的分级诊疗,多科室合作,精细化的手术,也是值得我们顶尖医院学习的。”

周墨一边听,一边点头。

最近周墨在网上看到了不少吹嘘灯塔国水平的,也有不少说国内手术技术比国外强的,让他自己也忍不住懵逼。

到底谁牛逼?

而张梅老师的观点,给周墨不少的启发。

以国情分析,辩证看待,不以偏概全。

周墨:“老师,再过几个月,我就要读博了,读完博之后,我应不应该去灯塔国进修一下?”

这是周墨一直犹豫的。

张梅老师点头:“非常有必要。你知道我们酱油大有个传统,招老师尽量不招本校的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吗?”

周墨:“吸取其他学校的经验?”

张梅老师:“对,本校的学生,是本校培养的,自带本校的风格,而学校想要发展,自然要吸收外面的新鲜血液。而作为个人,也应该去世界看看,学一些新的东西。”

“举个例子……”

“2014年6月15日,Fan Lei等人发表在La Oncol上的《中国乳线癌现状》一文,我们有近90%的乳线癌患者接受全切,而且近半数没有做术前活检。”

“没做术前活检怎么知道是恶性还是良性呢?很多医生的做法是,切了再说,“再不切,肿瘤可能就要进展了!”至于何时进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患者就只能认命。”

“而灯塔国不是这样的,先做术前活检确定肿块性质后才进行手术。所以美国有64%的乳线癌患者保住了**,生存率还比我们高出一截,不仅仅是因为筛查做得好,更加的是精细化,专业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