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天可汗(1 / 2)
然而能够如此妥善的将李靖这件事情解决掉,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这让李世民此刻也放松了不少。
本来就有些偏爱这些武将的李世民,对于这些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将领,一直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
毕竟一起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尤其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的,即便李世民如今当上了帝王,但是他的初心却依旧没有改变,这也是为何后世对于李世民的评价远远要高于其他朝代的君主,就应为他还留有的这点人性。
也正是如此,在听到李靖当着他的面扯谎的时候,李世民第一反应便想要知道李靖谎言的原因,这才给了李靖解释的机会,若非如此,怕是现在的李靖早已被推出去问斩了。
不过就在李靖之事结束之后,紧接着李世民也没说就此可以清闲的继续待在长安城内。
因为随着北边的突厥颉利被灭,突厥各部族再次陷入了动乱之中,没有了领头羊的突厥各部族,为了争取颉利当时的地位,内部纷争也是接连不断。
故此动荡的北方继而让许多实力不佳的小部族感到担忧,他们的实力原本就无法在这次内战中取得优势,故此想要保存自己的部族,唯一的办法便是寻求大唐的庇佑。
因为在李靖这边刚刚将三军犒赏完后,突厥那边就有人来信,希望可以邀请李世民到北方一聚。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之后,瞬间便震动了朝野,毕竟北方对于朝中的一些人来说,那可是个蛮夷之地,其危险程度可不亚于战场
。
再加上李世民的身份何等尊贵,此番若贸然应约赶赴北边,万一这些突厥人图谋不轨,那么李世民的处境可就危险了,本来现在的大唐无论是战力还是局势上都占据了优势,若是李世民突然出现意外。
这对大唐可是一场无妄之灾,故此朝中反对李世民前往北边的人也日渐增多。
但他们那些狭隘的想法,如何又能和李世民这样能够开创大唐伟业的人相比,在想要日后要将突厥完全控制的他,心中对于此次会盟有着别样的期盼。
故此就算朝中反对赴约的人极多,但在李世民看来,不过就是一些怯懦之人的想法罢了。
因而在将他们一一忽视之后,李世民还是一意孤行的带着些许人马前往了北方。
不过好在现下的北方部族中,对李世民还具有敌意的人几乎都被灭光了。
由于李靖当时带军杀入北方的时候,颉利也当是为抵抗这股强敌,把自己的人马都汇集到了一处。
这让李靖顺势将其一网打尽,导致现在的北方突厥部族之中,仅剩一些实力不足且性格温顺之辈。
所以李世民此番前往北边倒是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可说。
而突厥此番主动邀请李世民前去,也非是朝中猜忌的那种想要对李世民有所不利,而是因为李靖当时将这曾经制霸突厥的颉利部全歼,导致现下的突厥各部群龙无首。
这些部族故此联合起来意思便想要投靠大唐,希望借此可以成为大唐的藩属,这样一来为自己谋的一个强有力的庇护伞,二来
更是能从大唐获取一些他们所欠缺的物资。
因此当李世民来到他们相约的地点之后,各部族首领都不计成本的将自家最好的东西贡献出来,为的就是取悦于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第一次见到突厥竟然都能如此温顺,这也让他心中更是对突厥的这般做法感到有些好笑。
真是应了那句伟人说的老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经过短短几日的商议之后,这些部族都齐刷刷的向李世民俯首称臣,甘愿做融入在大唐的这个集体之内。
李世民在见到这些部族的态度之后,龙颜大悦。
这北方蛮夷可一直都是他的心患,没想到今日竟然能让他们俯首称臣,这对于李世民来说不为又是一个开创先河的壮举。
想当年多少君主都没有说是能将这等蛮夷降服,为此每年不知花费了多少财力,物力,兵力,用于这北方战事之中。
现如今他李世民却是可以将这些突厥收复,这便意味着日后的北方不再有任何战事,但是自己收复的这些突厥人就可以成为大唐最北方的屏障。
这可远比打上若干次大胜仗还要划得来,故此李世民便没有反对他们的效忠,随即在几个部族一致推荐之下,便将李世民扶在高位之上,更顺势将他称呼为“天可汗”。
可见这些人已然将李世民当做是他突厥最大的依靠。
因而满心欢喜的李世民没有拒绝他们的好意,在将分边给这几个效忠的部族封了些不痛不痒的官职之后,这才动身返回长
安。
可就就在众人以为他们圣上就要这般安稳的回宫之后,这返京的圣驾之内却并没有看到李世民的身影,声势浩大的龙辇之内,却是空无一人。
他们的大唐圣君,竟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竟然消失了。
若非是杜如晦刻意将此事隐瞒下去,想来单是陛下失踪的消息,便会让整个大唐朝堂再次动荡起来。
而李世民好端端的怎么会消失的不见踪影呢?
然而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