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定章文成(1 / 2)
长安皇宫!
诸多学子的试卷在会考官员的批改之下,高下被分了出来,其中优秀者纷纷被挑选出来,呈交于李世民的桌案之上。
那些成绩一般的,则是一一被淘汰。
然而令主考官杜如晦忍不住皱眉的是,此次科考依旧与往年一样,被挑选出来的优秀者多数都是些世家子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要归根于大唐科举制度中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参考试卷并不会遮盖学子名字。
这所谓的公平,不过就是建立在权利的对等之上,表面上说的是寒门子弟皆有机会入朝为官,但其实也不过是做给百姓们看的。
往年的这科举,在各大世族的安排之下,这能入官围之人,其实都是内定好的。
谁家在朝中势力庞大,自然其门下子弟当然就会有机会获得入仕的这一途径。
这也造就了后世,某某世家入围科举多少多少人,几位成为宰相等等这种光耀门楣的事情。
说到底,这不过是世家大族暗箱操作的结果罢了。
对于这个问题,李世民他也不是不清楚,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对此做过任何的措施。
其根本原因就是,他李二就是这幕后黑手之一。
为了维
护朝中势力的平衡,该谁入仕,该谁当官,这些其实在科考前早就被李世民谋定好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再三希望陈牧可以参加科举,因为只要他来,试卷写的差不多能够应付,李世民自会给他安排上一个合适的职位。
所以说,这科考的公平,在真正了解内情的人看来,不过就是一场笑话而已。
而如今桌案上摆放的这些卷子,若单说文笔,比之一般人倒是也还算不错。
但真要说道惊艳绝伦,怕是惹得一众文人笑话。
因此,李世民在翻阅这些文章之时,脸上不自然也就露出厌恶之情。
“这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论述,除了会一味的夸耀盛世荣耀,却无一点可用之言。”李世民怒道。
说完,便将手中的一篇文章扔到杜如晦面前。
而此刻的杜如晦也是战战兢兢,不去争辩什么。
房玄龄却是早已习惯了李世民的这般态度,毕竟每天科举过后,自家这陛下总会发些小脾气。
倒不是因为这些文章真就这么不堪入目,只过是对于当前这种现象的无力呻吟罢了。
随即房玄龄便上前解释道:“陛下,你刚才所扔的乃是范阳卢氏之子卢仁朂的文章。”
“哦?
是吗?”
李世民一听,这才稍稍安抚了一些道:“唉,这卢仁朂也是,总说些无用之话,虽说孔孟之言乃为经典,但他也不能一直效仿啊,毕竟朝代有异,这般吟词,着实无异啊。”
见李世民语气缓和,房玄龄便又笑道:“虽是如此,这卢家自东汉卢植之时,就对这儒家思想皆为赞赏,因而常以此为论,也算是继承祖业不是?”
李世民听后,却是接连摇头。
对于房玄龄这种说法,他属实不能认同,
此刻也没了兴致再看下去,反正这里的一些文词,无非都是那些世家子弟的妄言,于他也着实没什么异处。
说来此事也要怪陈牧,自从在他那,李世民听了许多治国良策之后,对于这等无用的马屁言论也就看不上了。
杜如晦见李世民不再读阅下去,此刻心中也有些急躁,因为这些学子试卷终归需要李世民及早过目,然后为其定下功名才是。
随即脑中一转,也想到让李世民缓解的良策。
恭维的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您难道不想看看那马周说了什么吗?”
提及马周,李世民兴趣这才提了起来。
想到那日庭间辩策,这马周也着实给他留
下不小的印象,因此便吩咐杜如晦,让其将马周的文章找出来,自己也准备品鉴一番。
而杜如晦也识趣,随即将桌案之上最底下的一张试卷取出,将其递给李世民。
但从马周试卷放的位置,便可明白,其地位与之世家子弟的差距。
李世民见之也不为眉头一皱,略微瞪了杜如晦一眼,这才将试卷捧在手中读起来:“治国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马周开篇便是以孟圣的《尽心章句下》作为开篇,一来引用圣言吸引考官眼球,二来符合明经考察要求。
这让李世民得以有兴趣继续读下去,然而后面的内容,马周却并非与那些世家子弟一样。
这可能缘由马周之前身在疾苦的百姓之间,因而其文章内体感皆发乎于民生问题。
这便正中李世民下怀,对于百姓,他这个历史明君可是最为看重的。
因此对于马周的言辞,也是极为赞同,翻阅之时,不时还发出“好”的赞同之声来。
见李世民看马周所写如此着迷,杜如晦这才会一一笑道:“之前与此子论述,便已然觉察此人有经世之才,今再见其这文章,亦感到不凡,因而特意推选于陛下一观,不知
陛下何意?”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问询,此刻也是面带笑容道:“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