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老鹰捉小鸡(1 / 2)

加入书签

虽说暂时让房玄龄为李世民背了黑锅,此事却没就此了结。

毕竟陈牧所需要对付的货款金额不是小数,李世民即便想立即付清也有些困难。

不要觉得皇帝就一定很有钱,国库到处都是金银财宝,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的国库鲜有充盈的时候。

尤其是初唐时期,国库经常是入不敷出。

这一方面和当时的国家经济情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和眼下的田赋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现在大唐帝国国库最重要的收入就是田赋。

唐初实施的是租庸调,根据规定,一名成年男子国家会分配100亩田地。在这些田地当中有20亩叫做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所以也属于私家财产。而其他80亩田地,被称为口分田。

这些田地到了60岁之后是需要上交给国家的,可以算作是国家租给百姓种地用的,有使用权,但是也需要百姓缴纳税务,而这个田赋便是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按照唐初的规定,每个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粮二石,按照现在的标准来就是200斤谷子。

这个税务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可以算是很轻了。纳税比例大约是40:1,也就是说如果收成达到了40斤,就只需要交一斤作为纳税。

在汉代是30:1,所以到了初,唐时期,税务是相对较轻的。

此外,唐朝之前经历了战乱,所以到了唐朝统一全国的时候,人口也不到300万户。比起隋时期的900万户,直接减少了23的数量。

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土地也

大量荒芜,所以唐朝延续了隋朝时期采用的均田制。把土地都分给人民,使得生产力有了迅速恢复,国力也随之提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初唐时期赋税轻,且纳税人还比较少,国库自然不会很充裕。

而陈牧此次需要对付的资金高达十多万贯,相当于现代几个亿的资金,即便是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有些吃不消。

因此他现下也没什么好的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拖着。

然而这魏徵却不打算就此放下此事,每日除去朝堂事务之外,便总去找李世民催账,这让李世民都有些避之不及。

苦恼自然没的说,谁能忍得了被人追着屁股要债呢。

更何况还是魏徵这等语言犀利的人,使得李世民烦的不行不行的。

躲无可躲的情况下,李世民只能到长孙皇后这里避难,希望找到一丝丝宁静。

而长孙皇后也听说了此事,在见到灰头土脸的李世民之后,不由得有点忍俊不禁。

对着李世民笑着说道:“臣妾就没见过您这样的皇帝,竟然被大臣追着满皇宫跑,说出去怕人都让人笑话。”

而李世民却并不觉得可耻,反倒是解释道:“唉,这魏徵那里都好,就是这脾气,朕实在有些承受不住啊!”

长孙皇后听后,便也笑道:“陛下不是常常觉得这魏徵是您的镜子嘛,怎么倒是说出这些话来。”

“镜子虽好,但负担也重啊,观音婢你就别拿我取乐了。”李世民说道。

“可是陛下,您一直这样躲着魏大人也不是个办法啊,现下魏大人给您留着面子,没在朝议上谈及此

事,这才有会如此。若真将其逼急了,到时候陛下的难堪可是就要让朝中众臣都看到了。”长孙皇后说道。

然而李世民又何曾没有想到这点,可是现下自己不是还是没有办法嘛,总不能自己天天都受这魏徵的叨扰吧。

“那观音婢你说该怎么办?”

“其实吧,这解铃还需系铃人!”

“什么意思?”

“陛下,若想解决此事,您还是得去找陈牧去说道说道,不然的话,怕是这魏徵大人也不会就此罢休的。”长孙皇后出策道。

李世民一听,感觉也对。

这其根本问题说白了就是出在这陈牧那边,若是他能让魏徵别在追要这货款,那么他也就不会每日都如此狼狈了。

虽说这是正解,但李世民心中却依旧有忧虑,想着自己貌似也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劝说陈牧呀!

毕竟在陈牧眼中,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县令而已,又该如何能管的上陈牧要账的事。

就在其为此事烦恼之时,门外有一小宦官便匆匆赶来。

说是魏徵不知从哪里得知李世民现在在长孙皇后这里,便是正在向着这边赶来。

这让李世民顿时急火攻心,此间也顾不得别的事了:“观音婢,万不可告知这魏徵朕的去向,朕这就去陈牧那里,将此事彻底解决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慌张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放心吧陛下,您就安心去陈牧那吧,魏大人这边,臣妾先帮你拖着。”

李世民连忙感谢了一番长孙皇后,随即便带着人从后庭溜走,这才没与魏徵碰个正面。

而此次出行,李世

民再一次将房玄龄带上,毕竟受到骚扰的也非是一人而已。

眼下,房家的门槛都快让魏徵给踏平了,房玄龄心中的苦,可不比李世民少啊!

而且好歹李世民还是个皇帝,魏徵再怎么都有些分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