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一章 七条军令(1 / 3)
笃姬再次进入房间的时候,董书恒正坐在那里凝眉沉思。
他的面前还放着一杯没有喝掉的茶,似乎已经凉了。
季明山已经离开房间,有几条消息需要他安排尽快送出去。这些就是董书恒针对这个消息的应对之策。
第一条军令是紧急招第一舰队到金兰湾和第二舰队汇合。
目前董书恒在南方能够调动的就是这两支舰队了。
仅仅是八艘小型的铁甲舰在海上遭遇战中,还不一定是英法海军的对手。
英法海军可不是西班牙海军那些老旧战舰。
他们的战舰可都是加装了蒸汽辅助动力。而且这两年英法在新式火炮的研究上的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根据董书恒得到的情报的,他们的舰船上很多都更换了新式的后膛炮。
要不然,你以为弗兰西人是傻子吗?他们明知道西班牙人的舰队在马尼拉刚刚覆灭,还派出自己的战舰跑上门儿送死吗?
他们既然已经决定了派遣舰队过来,就是对双方的力量做出过评估。
西班牙人的舰队被覆灭有一定的偶然性。
作为海军大国的弗兰西在战后对马尼拉海战进行过复盘。
首先他们意识到复兴军为什么要想方设法让西班牙海军集中到马尼拉港中。
也就是说复兴军铁甲舰在作战的时候是有一定限制的。
他们的那种可以移动的水雷对于移动目标的攻击是有限的。如果战舰上能够发现他们发射水雷,那么通过转向、减速或者加速应该可以避开。
所以弗兰西海军人为,只要在港口外面加强戒备,避免给对方堵在港口中就好了。
他们甚至还想到了在港口中设置铁丝网来挡住对方水雷的方法。
他们通过推演得出这种水雷在水中移动的动力不会太强。
另外,从他们在进攻马尼拉炮台时一直都是拉开了距离。
弗兰西人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小型铁甲舰的防护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甚至都有可能还比不上弗兰西人建造的“光荣”号铁甲舰。
因为对方的吨位只有区区一千多吨。这样的吨位根本承受不住过厚的铁甲。
弗兰西海军现在战列舰中装备的68磅炮,可以将一颗三十千克的爆破弹丸打出去。
他们相信在近距离的混战中丝毫不会落入下风。
还有对方采用的上层炮塔结构,限制了他们火炮的数量。这也是对方的劣势所在。
这次法国人派出的东方舰队旗舰是“拿破仑”号蒸汽动力双层夹板战列舰。
杰出的弗兰西舰船工程师迪皮伊·德·洛梅堪称是法国海军的福星。
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弗兰西在1850年建造了首艘采用蒸汽动力的双层甲板战列舰“拿破仑”号,从而一举实现了战舰动力的跨越式发展。
洛梅后又决定对该舰进行改进,即在其舷侧敷设铁制装甲板,从而可使舰体承受最新式前装炮发射的25千克(55磅)开花弹的轰击。
这次英法都还没有派最新式的铁甲舰到东方来,但是像这样改装的战舰却有很多。
弗兰西人认为这样已经能够抗得住复兴军战舰的远程攻击,靠近之后用侧舷炮进行反击。
为了防止复兴军的战舰利用速度进入舰队的死角。
弗兰西人还专门在战舰的上层加班加装了舰首炮和舰尾炮。
这些针对舰队的改装都是新近才进行的,董书恒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
所以董书恒就没有调动高速鱼雷艇。这个杀手锏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他还不想使用。
毕竟拳头收回来才是最有威胁的。
他的第二条命令是让军部协调调集军用物资到西南地区,然后顺着水路在澜沧江的沿岸地区囤积。
现在兵力方面已经足够了,但是作战物资还是要从后方运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南地区缺少必要的军事工业,军用物资主要还是要江宁等地转运过来。
当然了粮食物资就不需要大老远运了,只要从暹罗购买一批就好了。
作为藩属国,暹罗有为宗主国提供军事上的帮助的义务。
当然了,军粮的需求要是太大了,董书恒又不会让暹罗白出。
要是一味地巧取豪夺,那就是将自己的藩属国向敌人那边推了。
像暹罗这样的藩属国的眼界还是很开阔的。他们在十六世纪欧罗巴刚刚到亚洲的时候就开始跟他们交往了。
所以董书恒可以用武力压制人家,也可以用利益羁绊人家,但是不能将人家当傻子看。
第三条是,电告西北军区,让王从志做好对沙俄人的防御工作。既然南边要打,西北就得避免打仗。
双线开战乃是兵家之大忌。
董书恒已经命令军情局的人开始调查沙俄那边的动机。
郑剑半年多在中亚趁着沙俄的内乱也混了一些自己人在沙俄境内。
只要有钱开路,是不愁搞不到情报的。
还有,就像是前面交代的那样,沙俄即使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董书恒相信他在西北地区部署的重兵也能够抗的住。
第四条是在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