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克里米亚的战事(1 / 3)

加入书签

吴大人深知自己得罪了淮海军,没办法冰释前嫌。

他跑到了广东,凭着自己跟洋人之间的关系,倒是在广州混的风生水起。

两广总督叶名琛非常器重吴健彰。因为吴健彰帮助叶总督建起了一支新军。

是的,吴健彰学着淮海军,跟广州的英法商人购买武器,建立了一支近五千人的新军,这支新军划在总督叶名琛的名下。实际上还是吴健彰的人控制。

前面已经说过,咸丰放权让各地筹建新军,采用西洋步操。但是光是装备的钱各地都凑不出,新军可是要自己养,哪有团练好,不需要自己出一分钱。

所以各地组建新军的效果并不好。不过这更加彰显了吴健彰的出众。

在咸丰四年初镇压两广天地会起义的战斗中,吴健彰的手下新军派上了大用场。

吴健彰本人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叶名琛最看中的人。

董书恒自然也知道吴健彰的小动作。但是吴健彰现在俨然成了英法在广东的代言人。

英法在中国只有两个可以沟通的官方对象,一个是董书恒的南洋衙门,一个就是吴健彰的广东布政使衙门了。

至于清廷,他们还跟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一般,拒绝跟洋人沟通。

英法无非是试图用广州商人让淮海军在商业上妥协,但是吴健彰他们并没有控制货源,根本没办法跟江浙商人抢夺出口商品的话语权。

唯一可虑的是吴健彰他们在广东大肆走私鸦片,攫取利润,弥补他们在进出口领域的损失。

董书恒对此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淮海军正跟英法处在蜜月期。

董书恒需要这两年宝贵的发展时间,所以他现在还不能动吴健彰这个人。

即便如此,董书恒还是加强了对鸦片走私的查处。

英法是不能讲鸦片直接卖到清国内地的,因为现在在中国贩卖鸦片还是非法的。他们只能在外海将鸦片出售给那些不法的中国商人。然后由这些人倒卖进来。

所以董书恒就专门盯着那些走私鸦片的商人。

鸦片的走私成本很高,只要被查处几次,这些人就基本上要破产了。

那些不不法商人为了走私鸦片甚至发明了一种速度奇快的船只。朝廷的缉私船根本就追不上他们。

但是在长江口这些人处处碰壁,上海海关的缉私汽船很容易就能抓到他们。

在路上他们也讨不到好,淮海军在地方上的管控了很强,有着一套严密的户籍制度。

他们要是假扮外地客商,很容易就被地方上的民兵查到。

不过吴健彰他们现在也学聪明了,避开淮海军向清廷的其他地方走私鸦片。他们反正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管他是谁的钱呢。

董书恒非常清楚,他现在跟英法之间保持的相对良好的关系都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

所以,董书恒一直让情报部门全力收集有关克里米亚战争的情报。

情报部门甚至在法国的公使馆中安插了眼线,以从法国国内发来的通报中获得克里米亚战争的战况。还有有一些消息是通过西方来的商船那里获取。

1854年1月4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航。这支舰队规模十分可观。

英国舰队拥有11艘主力战舰,而法国舰队拥有14艘,并且装备了更多的舷炮,超过100门舷炮的军舰共有8艘(法国5艘,英国3艘)。

英法舰队战舰都是风帆和蒸汽混合驱动,机动优势非常明显。一天之后,土军在西塔特击败俄军的进攻,这是俄军的一翼。

1854年2月6日,俄罗斯宣布与英法断交,作为英法联合舰队驶进黑海的回应。10日,英国和平代表团到达俄国作最后的外交努力并面见了沙皇。

双方分歧很大,沙皇担心与英法开战,但也不愿意就此退让,尼古拉一世对英国特使讲:“你们不要以战争威胁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维也纳。”

以此警告英法可能再次引起欧洲大战。然而神圣同盟早已貌合神离。

普鲁士对1850年俄罗斯在普奥争端中袒护奥地利早有怨言,此时更不会为巴尔干这个与自己毫无利益瓜葛的问题为俄罗斯火中取栗。

董书恒在实际上早就知道了普鲁士对俄国的态度。阿达尔伯特亲王早就已经跟董书恒说过了普鲁士准备放弃跟俄罗斯的同盟。

而董书恒也向阿达尔伯特亲王表明了自己对俄罗斯的态度,并且言明了自己和俄罗斯很快就要打一仗。

而奥地利就更加高深莫测了,尼古拉一世万万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奥地利的背叛。

21日,俄罗斯政府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俄罗斯被迫以70万兵力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

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

1854年4月5日,英国陆军在加里波利登陆。随后联军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诞生。

由6万英法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6星期内拿下俄罗斯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这个目标很有限,目的是消灭俄罗斯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