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以墨言景(1 / 2)

加入书签

江南,笼罩着宜人的淡雾寥寥如丝,将这一方青色古镇笼罩上了一丝迷人之意。

池中的白雪化成了睡莲,池畔的青砖之间冒出了点点细绿。

炊烟绕梁而起,绵绵细雨落在屋顶,顺着屋顶的瓦沟淌落,又沿着屋檐滴落在屋外穿镇而过的小河之中。

小河两畔皆是古朴而诗意的人家,偶有两人宽的小石桥横跨在小河两岸,将小河两岸连成一块。

时不时的有小船随着船夫一摇一摆的通过小桥之下,穿行在这古镇之中。

这烟雨之气,使得此地之人皆有一些温文尔雅的性子。

河畔的一处学堂之中,先生站在讲台之上,举着手中的书卷,一声声吟诵着书上的文章,而学堂之中的众多稚童跟着先生缓缓的念着。

习习童音越过敞开的窗台,爬上了屋檐,随着绵绵细雨汇聚而成的雨滴落入了河畔青砖见的细绿之上,压的细缕弯下了腰,再落入河中。

河中的一叶小舟之上站着一个身披斗笠的老人,老人摆着双桨,顶着细雨拨弄着河中之水,使得小舟一摇一摆的缓慢走过学堂的窗台。

一个小童被窗外的小舟吸引住了目光,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等小舟走远,伸出小手探出窗台,屋檐之上的一滴雨水落入小童的手中,荡起了一丝把不一样的颜色。

小童收回了小手,仰头看着屋檐之上不断有雨水落下,渐渐的看出了神......

直到学堂之中的吟诵之声弱了下去,小童也未发觉。

“苏墨......”讲台之上的老先生看着小童神色痴迷的盯着落雨,悠悠开口唤道。

可小童似乎没有发现一般,只是自顾自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苏墨......”老先生继续开口喊道。

小童身旁的一个孩童暗中扯了扯小童的衣角,小童瞬间回过了神来,茫然的看向讲台之上的老先生。

“你在看什么?”老先生缓缓的走到小童身旁,躬下了身子,仰头往窗外看去。

可窗外除了人家屋檐之上寥寥升起的炊烟和落雨再无其他......

“我在看落雨!”小童诚恳的回答道。

“哦?”老先生好奇的开口问道:“落雨有什么好看的,让你这般出神。”

小童想了想,脸上露出了一丝他自己也不明白的困惑......是啊,落雨有什么好看的。

老先生看着小童脸上的困惑之意,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好听课,待他日考取功名,金榜题名才是正道......”

“是!”小童郑重的点了点头,可扭头看向窗外时,那张小脸之上依旧是挥之不去的迷惑。

......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

这年大雪纷飞,苏墨的养父暴毙,养母积郁成疾,瘫在屋中。

此时的苏墨已然是一个少年的模样,一身白衣翩翩,满身的书卷之气。

苏墨站在养母的床前,看着窗外的飘雪,这青色的古镇被白雪盖上了一层浓郁的哀伤。

床上的养母虚弱的看着苏墨,张口唤道:“墨儿......”

苏墨缓过神来,蹲下了身子,握住了养母的双手,怔怔的看着养母。

他也忘了自己是何时入的养父母家,只是懂事时就被告知父母实际是自己的养父母。

而他亲生的父母在流年死于流寇手中,据说那年很乱,养父母也是外出探亲归家的途中在路旁捡到的他。

苏墨......苏姓取自养父的姓氏。

墨字一字,是望其朱墨烂然,有朝一日功成名就。

“娘!”苏墨看着床上的养母,神色哀伤。

“咳咳......”养母忍不住咳了两声,好半天才缓过劲来,看着尚未成人的苏墨,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担忧之色。

“娘不能...伴你长大了......往后......你一个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苏墨摇了摇头,脸上是无尽的悲苦之色,“娘别说话了,好好休息,孩儿这就去请郎中......”

床上的养母摇了摇头,看着苏墨继续开口道:“你听娘说......”

“许是捡到你时...你受了风寒的缘故......你从小身子骨就弱......”

“待娘走后...可没人再这般叮嘱于你了......”

苏墨低下了头,神色木然。

“只是可惜,你如今尚未及冠,再无人替你立字了......”养母眼中流露出了深深的遗憾之色。

苏墨哽咽的开口道:“如若不然,娘亲替孩儿立字可好?”

养母年轻时,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只是后来家道中落,随着丈夫到了江南落户。

她自幼饱读诗书,立字并无问题。

养母神色出现的恍惚,“娘亲替你立字啊......”

“对!”苏墨开口,“便由娘亲替孩儿立字!”

养母虚弱的摇了摇头,“你还未及及冠之年呢.....”

“无事,娘亲觉得孩儿今日及冠可否?”苏墨开口道,“便今日由娘亲替孩儿立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