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节 天降大任(1 / 2)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反之,损不足而奉有余。 人类总说要合天道,可不改变自身的资源分配方式,只会离天道越来越远。 是以天道常存,人道常崩。 这世上浪费的粮食,早就足够养活那些处于饥饿边缘的人类,可挨饿的仍旧挨饿,浪费的继续浪费。 这世上既然如宣扬的那般文明,早应该和平向前,但始终有人想着靠战争攫取利益,维系自身的优越。 何也? 因为权术早就明白,不让世人处于挣扎困难中,那些世人就很难按照权术的命令去做事。他们讴歌着苦难,希望世人将苦难习以为常,这样他们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驱使那些教徒受苦受难而无怨言。 都说生命无价,可事实上,生命不但有价格,而且近乎明码标价。 为什么有人口红利的说法,因为生命同样是资源。为什么鼓励生孩子,因为专家有意无意的告诉世人一点真相——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 在权术眼中,人口就是资源。 只要是资源,就会被掠夺、控制和压榨! 权术压榨世人是为了他们无法遏制的贪婪,李巨人却不贪婪,他甚至和贪婪不沾边的,既然如此,他为何要压榨自己创建的人类? 李巨人几乎可以说是上帝了。 他创造了如诺亚方舟的太空船,重置了世界,用携带的生灵基因再造万物,将一切置于他的管理之下。 李巨人不痴迷享受,他的目标只是要革新世人,创造新新人类。 他干了上帝干的工作,甚至是比上帝干的还出色。毕竟上帝创造了世界后,就如孩童买个玩具后,丢弃不理了,李巨人却还想着让这个世界更上层楼。 李巨人知道人类的弱点,他做的改造和暗界世界做的仿佛——制造统一的规则,然后让世人遵守规则前行。 为防止有人类利用规则获利,李巨人甚至将维系规则的事情,交给了人工智能处理。 可李巨人仍旧无法拯救九州,这或许就是上帝无法拯救世界的缘故。 因为在上帝的传说中,人类终究是以上帝为模版创造出来的。 上帝如果无法改正自己的问题,如何能指望他创造的人类改变自身的缺陷? 李巨人的缺点是——他无法再从旁人那里获取更好的建议。 望见沉约所想,暖玉缓声道,“沉约,你认为……李巨人的方向没错,但他的方式错了?” 夜星沉为之讶然,他知道暖玉和水轻梦可算是一人,若论武功证道,暖玉应是不及水轻梦,但若说对局面的了解,暖玉着实更胜一筹。 沉约沉吟片刻,“都说温饱思淫欲,就是说一个人在满足生存本能后,多会沉迷于生理本能。” 他说的似不相关,暖玉却立即听出沉约要表达什么,“你想说,李巨人不希望世人沉迷生理本能,这才选择……让他的世界的人陷入苦难中?” 这实在是个惊人的结论。 世人常见损人利已之事,可李巨人这般损人却又不算利己的目的着实让人错愕。 石田秀子许久没有说话,突然冒出了一句,“李巨人固然不是享乐主义者,可他并非自虐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说法,李巨人应该知道是有问题的。” 她蓦地这么一句,沉约立解。 石田秀子认为孟子的某些结论是有问题的。孟子曾用一连串的举例说明一个人要成大事,那得先受苦。你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都是先干苦力活,遭受了极多的苦难,这才能闻名天下。 于是乎,孟老夫子得出了结论,成大事者必须先受苦,先吃苦,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翻译成白话文后,这个结论也很熟悉是不是? 从小不吃苦,长大难享福;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可你吃了读书的苦,就不用吃生活的苦了?这显然不是一定的事情。 有些苦,是你在某个环境注定要吃的。 忧患能长寿?享受会早死?一天打三份工很幸福?这好像都是有问题的结论。 孟子的本意或许是好的,吃苦的确可能增加能力,但他不知道幸存者偏差理论,更有意无意的忽视更多死于版筑鱼盐中而不能出头的人物,不曾想到会有一种年代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爱都给了不缺爱的人,钱都流向不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