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万寿节(七)(1 / 2)

加入书签

使臣团觐见,索然乏味,他们进献十捆布,朝廷截留三匹布,皇室截留五匹布,剩下两匹布,按照三倍的最低标准返礼。

三倍返还的是关系不好的国家,关系好的国家,那都是五倍返还。

可按照大明朝贡的玩法,就算是五倍返还,他们能带来的东西有限,按照价格,折合现银,实则五倍返还,朝廷只是不赚钱罢了,亏?

亏是不存在的!

一一闪过,十数个使团,纷纷走来,献礼,签订贸易大单,也就是朝廷给他们在京城采购的权力,没有朝廷的公文,这些人在皇室专营的铺子里,一粒米,一尺布都别想买走。

而寻常商贾的铺子?

就是国公府的铺子,都不敢和番邦贸易,就算他们买了,也要经过层层盘查,买了多少货物出城,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运到哪里。

一个说不清楚,人和货物全部扣留。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治外法权,想说理?我的道理就是道理!

简而言之,朝贡贸易的大额订单,不是被朝廷垄断,而是被皇室垄断。

之所以朝贡不会赔钱,甚至是返还倍数越高,赚的越多,返还的倍数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实物,金银细软,更多的采购限额。

譬如蒙古的几个部落,只得到了五千斤粗盐,三千斤劣质茶叶,以及少量的瓷器。

铁器?想都不要想!

就是把铁器扔大海里,卖给海外,大明也不可能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允许一斤铁走出长城,进入蒙古部落。

对于蒙古地区,经济制裁的严重程度,铁锅都是禁售品!大蒙古国的贵族们被赶出中原后,为什么一次次想要反攻,他们已经无法接受草原的生活。

吃饭只能吃烤的。

他们连最简单的铁锅都造不出来!

而相对的,高丽使臣,这个使臣是李成桂派来的,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

作为和大明关系不好不坏的邦国,得到的返还,就稍稍多了一些,是四倍半的数额。

其中,包含三万七千匹上等丝绸,两万一千匹桑麻布料,七千三百斤不好不坏的茶叶,以及五千多件的瓷器。

有这些单子,他们拿来金银钱货,就可以在指定的商铺进行购买。

赵晨站在一边都看呆了。

使臣团如流水般,来来去去,匆匆而过,贸易数量的总额已经超过了朱标接到的统计,茶叶的总额达到了二十三万斤,优劣布匹总额达到了五十二万匹,瓷器更是达到了十四万七千件。

横空出世的细盐,更是成为了各国争抢的焦点。

蒙古的几个部落,为了得到细盐,不惜用五千斤粗盐的采购数量,换成了两千斤细盐的采购数量,而细盐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粗盐。

单单细盐一项,就达到了十九万三千斤。

张大嘴巴,赵晨只感觉嘴巴里都能塞下鸡蛋了。

这是多少钱?这一口气要吞下去多少钱?出多少货物?只怕大明这几年的库存,都要被一扫而空了吧。

而细盐生产还是有瓶颈,如今只有在嘉兴有一处细盐生产田,日产量不过万余斤,别说对外销售了,就是内部供应皇室,勋贵,大臣们,都有些不够。

“细盐确实是个好东西,想想办法,如果能加大产量的话,你距离改籍又进了一步!”

朱元璋端着酒盅,自饮自酌了一杯,他的工作真的是很简单,番邦使臣来问候祝贺,他只管摆摆手,说几句好,然后由礼部的人宣读献礼及返还数额。

他认为可以的,拿过来盖个印,这事就算成了,他认为不可以的,直接砍掉。

当然,这些东西在之前都是对过的,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

过不多时,下边跪着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而朱元璋的话,赵晨充耳不闻,加大产量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再说了,就算真的加大产量了,又能怎么样?结果已经注定了,充公!

“东瀛倭国,使臣松本贺下,领使团三十七人,觐见!”

忽然间,一个国家名字,一个使臣名字,惊醒了赵晨,抬起头看着外边,正缓步上前,踩着木板鞋,面容阴沉的几人,松本贺下走在前边,木板鞋发出哒哒的声响。

啪啪。

穿着白色的长袜,穿着小夹板,鬼知道东瀛人这套装扮是跟谁学的。

大唐说:我不背锅!

最奇葩的是,这些东瀛倭人使团,竟然穿着一身白衣,举着白旗,大明尚火德,而且本身在天朝文化下,红色为大喜之色、

白色为缟素之色。

“这些人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他们这样,谁让他们进宫的?”

李原名心中一紧,他距离朱元璋很近,明显的能感觉到,朱元璋看着这东瀛倭人的使团,心情非常的不好。

已经降到了冰点。

“尚书令,我们也不知道啊,他们进来的时候,是和其他使团一起的,都检查过了,都是穿着红色啊。”

“看着吧,明天有你们好果子吃!”

李原名心中愤慨,他这个尚书令,怕是要大祸临头了,作为礼部尚书,连这点事情都安排不好,在皇帝万寿节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