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战后休整(为强强飘红加更)(1 / 2)

加入书签

江都城,坐落于天江和邗江的交汇处之三岔交点的西北方,南邻天江,东靠邗江,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

自古以来,江都区域便是南北之通的枢纽、中转站,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兵北上的跳板,也是北师南下的桥头堡,重要性可见一斑。

大隋开国建朝后,扩建江都城,使之晋级为天都级别城池,乃天下三都之一,原是为镇压南蛮、东瀛之用,也是南水北调和南粮通运的重要据点,是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城。

江都城内,溪流无数,主要有三十六道河流遍布城内,东西有七十二条街道,南北有八十一条街道,常驻人口约为二点四亿,流通人口超过五千万,四方城门和各条河流、各个港口,每日人流不绝、车马如龙、舳舻百里。

江都宫位于江都北区,南北长约三十里,东西宽约二十余里,面积约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等若fj省厦门岛面积)。

宫墙是巨城级别城池的城墙,高有百丈,城外有汹涌河流环绕,是天然的护城河。

宫内山水锦绣,湖波如镜,河流交织,风景如画。

与其说江都宫是座宫城,不如说是个度假胜地。

当然,江都宫原本就是文武圣帝杨广巨资建造的行宫,南下所住的度假胜地。

之前大战,并未波及到江都宫,只是因群雄弑主的激战,破坏了无数宫殿建筑,这些非短时间所能重建,江都城暂时没时间和人力修葺,如今大半建筑依旧破破烂烂。

靠山王杨林离开时,带走了江都宫禁军,名为护军,倒也为武信解决了一大难题,无需为难如何安置大隋禁军了!

光是此点,武信也看出杨林的心思了。

杨林默认江都属于武信所有,甚至南方也属于武信。

除非将来大隋帝国能东山再起,反正短时间不敢奢望南方了。

当然,大隋帝国还有几位天王坐镇,依旧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势力。

武信理所当然地把江都宫当成了落脚处,定为将来的武王府府邸,还可能是王宫、禁宫。

六千五百多信武卫进入江都宫,显得极为空旷,完全不足以守卫江都宫,连最基本维持都难。

按照江都宫规模,足可轻松容纳三四十万大军,包括驻军和练军场地。毕竟原本守卫江都宫的禁军,数量就高达三十万了,还有近十万太监宫女维持运转。

如今偌大江都宫,只有六万余太监宫女和六千五百多信武卫,还有百余位将领、亲信等。

原守城军被禁止进入宫内,所以暂时只有太监宫女在收拾残局,清理杂物和局部修葺。

武信也没打算抽调其他军队入宫协助,只会让信武卫驻扎,暂时人数严重不足,那就慢慢来,等信武卫扩充再说。

以江都人口、军队,人才济济,精兵无数,想扩充信武卫很快。但是,想保持或更进一步,就需要时间了!

想保住煞云和军魂的品级,最好只招收原有人手的五分之一,等着五分之一融入军队,得军魂认可,再扩增五分之一,以此类推。

如今的信武卫,只有三百一十五位金甲武卫,五千四百零六位银甲武卫,九百七十四铁甲武卫,想扩增到武信的预期,银甲武卫还好,铁甲武卫任重道远,估算得一年半载时间。

离族至今,武信一直南征北战,暂时不想折腾了,打算先消化如今辖地。

名义中的五郡太守之地,再加上杜伏威军地盘的话,疆域就大了。只能等巩固之后,再谋其他了,步子太大的话,容易扯到蛋。

以前有朝廷压着,武信只是名义上的父母官。如今是当成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子民,那意义自然不同了。

……

入住江都宫数日,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事务多而不乱,繁而不烦。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在武信花费重金且公正仁明的雇佣和招募下,军队的补充,民夫的雇佣,城墙建筑等的修葺,并无出现多大意外,暂时没发生贪污受贿、阴奉阳违的事情。

三日时间,辽阔江都宫就清理一空,无数能工巧匠入驻,开始重建、修葺。

武信不要求重复旧观,也没杨广那么奢侈,按照普通标准重建就行了,速度就更快了!

五日时间,浩瀚江都城就清理一空,无数废墟杂物被清走,原地重建各座房屋、商铺、楼阁、府邸等,城墙是重中之重,及时修好。

八日时间,北城外连绵百余里的尸骸、遗物,城内遍布各地的尸骸、物品等,清理完毕。

尸堆如山,足足堆成了数十座百米小山丘,所有尸骸,集中焚化,以免产生瘟疫。

各种遗物、战利品等,也堆成了数十座小山。

特别是那上千具攻城器械,状若一只只远古巨兽,这些可是无数反军、宗门、帮派、世家等势力,联手打造而出,耗费无数。

实际上,这些残破攻城器械,才是武王府最大的收获。即便是当废铜烂铁,也价值不菲,基本可回炉重铸,就能打造出惊世重械军团,攻城或守城都能让人胆寒。

话说回来,这些攻城器械,还真没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