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派系中(1 / 2)
这是袁绍手下最大的派系问题。
实际上现在要说权力,双方已经分得差不多了,除了冀州派和豫州派之外,袁绍手下现在多了第三个派系,那就是鞠义加上幽州投降的鲜于辅、齐周、阎柔、田豫、牵招等人,这些人在幽州掌握一部分精兵,又不太干涉政事,也算是给这两派中间有了个缓冲。
对于上位者来说,下面如果只有一派,那当然是很危险的一事,意味着自己很快就会被架空,刘表在荆州就是如此,虽然他自身手腕高,能力强,在他的治下整个荆州都是铁板一块,可是等他一死,荆州就是诸家族做主了,说让刘琮接位就让刘琮接位,说投降曹操就投降曹操,上位者完全做不了主。
如果下面有两派的话,就容易相争,要么就是扶一派打一派,扶植弱的,打击强的,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就是这么做的,扶植东州士,打压本土势力,所以一直以来他们的位置都坐得很稳,不过如果就是张松法正孟达这种本土的强者,就一直心怀不满,想要找外援来推翻他们的统治,不管是找曹操还是找刘备,都展现出了这种不满。
而袁绍历史上用的则是第二种办法,让两派混杂在一起,比如入主冀州以及和公孙瓒的交手中,他就重用冀州派,比如沮授领军,田丰参谋,张郃高览等人都受到重用,同时却也让自己的老班底鞠义掌握最核心的精锐部队--先锋营,颜良文丑等人也在军中领兵,郭图许攸参赞军机
本来这样的做法也不错,展现出自己的一视同仁,是上位者应有的气魄。
可惜的是,袁绍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然而他关系最好的豫州派那几个人,都是气量狭小争权夺利的,郭图、逢纪、许攸,莫不是如此。
从亲厚关系来看,豫州派这些人当然比冀州派要亲近得多了,毕竟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袁绍的旧班底,像许攸,在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和袁绍交好了,淳于琼也是在洛阳就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和袁绍并列的,关系也是极好,几十年的感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磨灭的。
然而在取冀州和平公孙瓒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冀州派却是有着巨大的功勋,沮授田丰善谋,张郃高览善战,袁绍的老臣子里争气的只有一个鞠义,一举消灭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从而为袁绍占据彻底的优势奠定了基础,最终攻破易京则是沮授和田丰的谋划,和这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功劳比起来,所谓的亲厚,实在是不值一提。
历史上在刚刚平定幽州之后,借助着接下来路线不同的争吵,冀州派成功地打倒了田丰,排挤了沮授,让张郃高览也被排挤到了边缘--攻打曹操的先锋先后是颜良文丑,这两人在征伐幽州的过程中可是从来没有单独领兵过,沮授就劝过袁绍,说这俩不适合当先锋,袁绍却不听,可见因为在战略上的不同,冀州派已经全面的失宠。
不用的战略,无非就是沮授和田丰都认为在平定幽州之后,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蓄养士卒和军马,等到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再数十万大军南下,横扫曹操自然是手到擒来。
袁绍本人却更倾向于立即击败曹操,他和曹操的联盟当时已经彻底地破灭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小弟的曹操已经和自己旗帜鲜明地开始对抗了,不收拾怎么行?
再说北方只有曹操这么一个大势力了,打垮了他,整个天下,就是袁绍的囊中之物!
这样的诱惑,让袁绍选择了急于求成,而一直强力反对的田丰,被他幽禁了,同样反对的沮授,也靠边站,袁绍剥夺了沮授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郭图,豫州派占据了彻底的上风。
可是现在,却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
因为刘备的崛起,让袁绍发现,曹操并不是他在南边的唯一对手了。
要是马上出动大军去打曹操,双方胶着的时候,也许就会便宜了刘备。
去先打刘备呢,又有点够不着,毕竟刘备和他的地盘没有接壤的,就算从青州打过去,也要先打吕布。
这就有点麻烦。
同时因为刘备的存在,曹操就比历史上老实一点,和袁绍的冲突少一些,尽管袁绍对曹操还是有些不满,却没有历史上要将曹操必须除掉的那种情绪了。
所以他接受了田丰和沮授的意见,袁绍最倚重的智囊团给出的意见和他并没有相悖,这也让郭图等人失去了兴风作浪的空间,冀州派迄今为止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些环节。
可是以袁绍的性格,他倒不会对豫州派这些老人动手,实际上袁绍对他们依旧是非常好的,待遇啊,官职啊,都不比冀州派差。
当然,在官场上,一个人有没有权力,看的从来就不光是他的官位,而是他的职权。
和冀州派比起来,豫州这些元老们,现在相对还是失落的。
可是对于许攸而言,他现在却发现,自己可能要比其他的豫州派的元老们,更加的倒霉一些。
许攸贪财。
这一点他自己都没有否认过,每次找袁绍要赏赐,他都是最拉得下脸的一个,仗着自己和袁绍认识的时间长,关系好,倚老卖老……
对这种事情,袁绍倒不在意,而实际上许攸也不是在乎那点赏赐,那才多少钱?他是摸准了袁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