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内卷第一人(保底四千大章)(1 / 3)
林奇所在的公司名为思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规模尚可,有一百八十多号人。
公司是传统的IT公司,不是互联网那种做自家产品的,其业务主要就是接外面单子做项目的那种软件公司,还会去竞竞标什么的。
说到底,也就是传说中的那种苦逼乙方, 被甲方各种虐待的对象。
从大学毕业后至今,林奇便一直都在这家公司,没有跳槽过,做了有六年多了。
不过,按职场里面的话来说,长期在一家公司待太久, 其实是不理智不聪明的一种选择。
有道是人挪活树挪死, 多项研究和市场调查已经充分证明, 跳槽是涨薪的最快方式。
当然,也不能频繁的跳槽,要不然会被HR直接过滤掉。
一般两年跳一次是最好的。
毕竟跳槽是自己去开薪水,只要脑子灵活一点,像这类搞IT行业的人,基本上动辄就能涨个50%以上,甚至翻倍的也有,哪怕最少的也能涨个30%。
而待在一家公司等公司给你涨薪的话,大部分都有一个固定的比例,美其名曰公司薪资制度,大家都是这样,不能破坏。
等公司涨薪,一般也就是10%,好一点的会有个20%,能涨30%以上的那基本上凤毛麟角。
林奇也懂这些道理,也有过跳槽的想法, 但是最终都没有付之于行动。
造成这样的原因,其实主要是林奇的性格问题。
他懒, 而且他个人比较喜欢待在舒适圈里面,待习惯后,就不愿意去轻易改变。
有点瞻前顾后,怕去了新环境后会不适应。
像林奇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职场里面还有很多。
而随着时间越呆越长,其实这就演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久就越不想动了,对外界的抵抗情绪也越浓厚。
要不是信封的出现,或许林奇会一直待在这家公司也说不准。
此时,林奇正坐在一间办公室里。
在他的正前方,是他的顶头上司,总监邓孟君。
邓孟君是公司研发中心三个总监之一,也是实权最大的一位,手底下管的人最多,达到了三十余人,公司多个核心项目都由其把控。
说到这个邓孟君,其中还有不少故事。
林奇和邓孟君其实是同年的,今年都是28岁。
而在当年,林奇甚至还比邓孟君早了两个月进入到这家公司。
可最后,邓孟君当上了总监, 而他林奇还是一个普通的程序猿。
说好听的, 他是个小组长,带了两个新人。
说难听点嘛,其实干的活还是普通程序猿的活,带人只不过是顺带的,是常见的老带新那种模式,连个正经的领导头衔都没有。
职级什么的,跟新人其实一个样,也就程序猿前面加了个‘高级’两字,工资稍微多了个几千,其它的实际区别不是很大。
而邓孟君能当上总监,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
‘内卷第一人。’
这是公司上下,几乎所有的同事对邓孟君的‘中肯’评价。
邓孟君是一个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别人在睡午觉,他在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
别人九点卡点上班,他八点半就早早来到了公司,提前总结前一天的工作,提前规划今天的工作,井井有条。
别人把工作当成生活里的一个事情,他把工作当成了全部生活。
很是变态。
虽然林奇不太赞同邓孟君这种近乎病态的工作态度,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真的强。
甚至于连公司里996的兴起,都跟邓孟君脱不开关系。
要知道在最早之前,思源软件还是正常的朝九晚六,双休。
后来是邓孟君大力向老板述说‘互联网狼性文化’,什么‘996’是公司发展的捷径,做大做强的公司无不是996制度等等,把老板说服了,最终推行全公司到至今。
最后效果嘛,显而易见,思源软件从一个三四十人的公司,发展成为了近两百人。
邓孟君在其中居功至伟。
当然了,这个内幕消息知道的人不多,身为老员工的林奇便是其一。
而就邓孟君这样的一个人,他不当总监,谁当?
这样的员工,老板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要不是考虑到年龄、资历的问题,邓孟君都有可能坐上了研发中心总经理的位置了。
身为同龄人的林奇,虽然不是很赞同邓孟君的这种风格,但是对他这个人还是服气的,至少林奇认为自己做不到对方那个程度。
“算上周末两天,这次你一共休息了有五天吧?怎么样?事情都处理完了吗?”此刻,邓孟君一脸和气的笑着问道。
闻言,林奇明白了,邓孟君以为他提辞职只是因为私事,回道:“没什么事要处理,我今天是来办交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