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江湖应有义气(1 / 2)
江湖历来都是愣头青最向往的地方,执剑天涯,快意恩仇,是无数男儿心中的梦。
然,俗话又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想来是因为,只有身在江湖,才知江湖滋味,方知人心险恶。
哪里都有江湖,江湖有大有小,大小都是江湖。
只要是江湖,便少不了争斗,少不了恩怨。
市井里坊的江湖,少了几分虚无缥缈的传说,多了几分真实的味道。
江湖的风一向吹得极快,一有风吹草动,向来江湖先知。
若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江湖当仁不让。
五千大军连夜包围方氏酒坊,动静不可谓不大,江湖早已传开。
传言有模有样,江洋大盗打劫贡酒,藏身凉州城,天子密旨,刑部通文,八大将军奉旨捉贼,贼子挟持忠义郎而逃,七位将军念惜同僚之义,束手束脚,放贼子离开,可贼子不识好歹,竟对忠义郎下手!
传言越来越没边,添油加醋,胡吹海吹,不知不觉中一段朗朗上口的故事已粉墨登场。
——————
天色未亮,凉州城东门处,走东闯西的商贩已忙碌起来。
热腾腾的牛肉、羊肉,热情洋溢的伙计老板,大快朵颐的各族大汉,装卸的货物,来回的车马、骆驼,乱七八糟的番邦土话,生机勃勃的凉州城东,人声鼎沸。
一个身穿羊皮大衣,将自己由上至下裹得严严实实的大汉,喝着羊汤,吃着馍,时不时余光扫向城门口。
大汉一切都做的很好,只是喝汤的次数太频繁了些,算是唯一破绽。
好在,四下都是奔生活的商贩,谁也无心去管大汉,即便那些眼尖的有心人,也识趣地装作不知。
走惯了江湖,便知明哲保身的道理,闲来无事一定不要多管闲事,有那功夫,还不如去青楼快活。
城门如期打开,商贩们压着车马鱼贯而出,迎着朝阳,奔向远方。
大汉混在人群中,低着头,走出城门,出城后步子越来越快。
大汉不停地走着,足足翻过三座大山后,才停下脚步。
可步子刚停,耳旁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汉无奈一笑,认命地叹口气,脱下羊皮大衣,垫着大衣斜躺到山脚上。
懒得再逃的大汉,细看竟是徐炳林,近几日在凉州城,混得风生水起的大武堂大当家!
徐炳林此时一副悠闲自得,看着蓝天,哼着小曲。
天很蓝,小曲很不正经,徐炳林一点都不慌张,眼里尽是坦然。
昨夜方圆先去大武堂,后去吴意府邸,本就是打着掩人耳目的心思。徐炳林为了配合方圆演戏,一直独坐书房,为的就是告诉别人,他正在和绝世高手密谈。
方圆心知肚明,徐炳林身边多出绝世高手一事,早晚都会被八大将军知晓,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十万两黄金被大武堂劫走,方圆却不报官,就是最大的漏洞。
徐炳林虽不清楚方圆去做何事,但他清楚方圆就是方氏酒坊老板,一听五千大军围堵方氏酒坊,徐炳林当机立断,叫来心腹叮嘱一番,便匆匆潜出大武堂。
……
本打算远走高飞,可一听马蹄声后,徐炳林便不跑了,两条腿的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反正妻儿老小早已送走,自己这几日也算风风光光,扬眉吐气,全当报答方圆的恩情吧。
被人赏识,赠予十万两黄金,开宗立派,扬名凉州城,方圆短短几日,给了他徐炳林三十几年都没有得到的东西,这份恩情太大,大到徐炳林无话可说,只能铭记于心。
凉州军很给面儿,爆骡子马浩辉竟亲自带队,来追徐炳林,他徐炳林还有何话说?
他娘的,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怕个卵!
……
徐炳林被抓时,大武堂已被凉州军包围,千多号帮众,除了徐炳林死忠的百来号弟兄,就只有胖爷一人没急着和大武堂撇清关系,九位分堂主,磕头作揖,一口咬定自己与大武堂无关,只是被徐炳林软禁在此,近千号帮众,比之九位分堂主更是不堪。
在好事者们踮脚张望,满眼好奇中,刚刚威名远扬的大武堂,瞬间轰塌,树倒猢狲散!
——————
海捕文书,贴满凉州城大街小巷,蛮夷贼子刺杀忠义郎,已成万民之敌!
锁骨易形后的方圆,阴沉着脸走在大街上,眼中阴晴不定,自责与恼怒交替。
大武堂被凉州军一锅端,已成里坊笑谈,大街上有无数人窃窃私语,嘲笑徐炳林不知天高地厚,怒骂徐炳林投靠蛮夷。
蛮夷探子成了忠义郎,大唐将军成了蛮夷贼子……
方圆慢慢走着,越听越气。
徐炳林是自己选中的手下,哪怕儿戏居多,可那也是方大将军的手下!什么时候轮得到旁人嘲笑?
手下被人嘲笑,大武堂沦为笑柄,方圆脸上无光,觉得对不起徐炳林。
徐炳林没有给方大将军丢人。
据说,徐炳林被押进城时,坦然自得,含笑而行,像个得胜而归的将军。
当就这份气魄,方圆便不得不对徐炳林高看一眼,何况细细算来,徐炳林完全是被方大将军连累。
徐炳林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