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舆论阵地(1 / 2)
当年大宋立国之初,因是北人众多,这水上力量有所不足,到江南其实也很容易碰上跟汉末曹操南征赤壁一般水土不服的状况。 若非是南唐自己出了问题,尤其是南唐后主李煜这个作词胜于治国的君主,实在不是宋朝君臣的对手,最终断送了自己水上的优势,反倒给宋国做了嫁衣。 而这些水师力量,也完全被宋朝继承下来,只不过江南承平日久,渐渐地估计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 就连禁军都一日日的烂掉了,何况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上? 若非如此,也由不得这钱塘江上诸多匪患肆虐了,虽然这其中未尝没有养寇自重的一个因素。 而以宋廷如今的情形,在陆上与辽人作战,也就最多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想要有所变数,那就得另辟蹊径。 北宋末年,辽国衰弱,金国崛起,宋与金曾联合灭辽,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成就金国一家独大,最终不仅吞灭了辽国,还南下扫除了北宋,留下了“靖康耻”。 其实联金灭辽的国策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宋朝自己的实力。 原本澶渊之盟后,辽国与宋算是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期,结果辽国的上层贵族逐渐被腐化、堕落,宋这边更不用说。 原本应当是一个腐化对方壮大自身,此消彼长之后好反扑回去的好机会,却被他们生生浪费了积蓄势力的发展期。 结果一个新的强敌、金国又崛起了,吞并辽后他们实力非但未损反倒大增,宋朝如何敌得过? 当时金国刚崛起时,还当宋好歹是中原大国,实力应当不弱,再加上契丹人到底是控制了他们上百年的大部族,总有些余威在,故而才会同意联合灭辽之策。 结果后来发现他们不单不需要宋朝的帮忙自己就能灭掉辽国,而且宋朝在北上出兵后,反倒还被辽兵暴打,也彻底将他们的虚弱暴露在了金人的眼前。 如此怎能不引来金国的觊觎? 彼时的宋朝,就像是怀揣百金于闹市的孩童,被胖揍一顿抢走金子还能留下条命就不错了。 但是如今的情势自然不同,现在的北宋虽然被驴车战神霍霍了一通,但底子还没败坏掉,真刀真枪干起来,跟辽国还是有得打的。 反倒是女真那边,距离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金国尚有百年,现在的女真,还是强盛的辽国所征服的奴隶部落。 辽国对他们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女真中的强宗大姓被迁到了辽东半岛,是为熟女真,剩下的留在松花江之北、扶余之东,是为生女真。 若是李勇这边有办法自海上北上去与这些女真部落接触,也不需安插多少人马,只要通过海上贸易给他们悄没声息地运送些物资甚至军械,帮助他们壮大,然后撺掇他们开始造辽国的反,牵动、转移辽国的注意力。 更关键的是,在这几年宋辽之战的关键时刻捣些乱,那澶渊之盟也不会变成宋朝主动求和的城下之盟。 至于女真做大之后怎么办,且不说如今的女真连个松散的联盟都还不是,想要真正上下一心,还需要一个强人来捏合,这却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虽说时势造英雄,若是创造了机会,难保不会提前出现一个完颜阿骨打,但情势不同,英雄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不同。 就算女真提前统一、金国提前出现,但在当前宋和辽都还有底子的情况下,也最多是形成一个三族鼎立的局面来。 更别说,李勇向来是觉得,企望对手弱小来衬托自己,倒不如努力发展壮大自身。 说到底,还是大怂的国策、发展路线错了,若是能够恢复到汉唐时制度,焉能不复那时雄风? 至于王朝周期律什么的,先等熬过了这一个周期再说吧。 …… 关于发展水师,和与女真海上贸易的事情,是接下来发展的重点,不过行大事之余,李勇当然也得解决好自己的个人问题。 何况这等大事都要徐徐图之,急不来的。 说来,今年七月辽圣宗下诏开始攻宋后,宋辽边境便是烽火狼烟。 八月,皇帝赵恒检阅二十万禁军,准备反击辽军。 九月底,辽正式出兵,双方鏖战保州。 因辽兵分两路,隔断宋廷与前线联系,一月多未得消息令宋廷上下难安,故而本月赵恒下诏亲征。 如今举国注目都在北境,看这一场的结果。 胜故可喜,败,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实在是自高粱河后,宋廷对辽便是败多胜少,大宋朝野对于辽都是闻之色变、不敢深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