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八月(1 / 2)

加入书签

刘釜当下拥有之主力部,主要之留下的汉中兵、旄牛兵、安夷兵组成。

各部融合以后,于实战之下,战力自是得到很大提升,面对蛮夷之部,以一当五没有问题。

即使属下三万汉军,面对刘璋军,他也有信心能加以抗衡。此部人马,在经过后续扩充后,将会扩大一杯,有六万之部,这也将成为他未来走出南中,于外平定的基石。

除此之外,南中各郡府正以组织训练的郡兵部,将成为郡县一级治理安定之关键,每郡郡兵人数,刘釜初拟定是三千人。

郡兵之下,则是由各乡亭组织之乡卒部,这里面,便是于乡亭户籍上的每家每户,成年男丁中至少有一人,必须登记于此,参加农闲之乡训。在此期间,另有义务修路屯田之用,作为郡兵之补充。

上述三大部分,是刘釜手下诸军之基本框架。但在此之外,自当建议一直能适应各种环境的精锐之军,即将建立的青衣铁军,乃至于未来或将建立的青衣铁骑,自属于其中。

此中两部,是完全从属并忠诚于他之部,领兵之将上,为保绝对忠诚,自是以亲信之将任之。

而如青衣军之兵源,刘釜自然瞄准了早受之控制的安夷之民,另有迁移安家的汉民之属。

刘枫在为刘釜寻去,听明白了刘釜于之明白,以负责此事后,显得非常亢奋,连连保证,每个兵士,他都会亲自挑选,并以善待。

“吾一定会为阿釜汝训练出一支比曹阿瞒的虎骑营还要强悍之部,不辜负阿釜之托,将来为汝冲锋陷阵!”

八月初三。

天阴,小风。

与前一期迁移之名相比,今次的五万之众,达万户家庭,行程远要顺利许多。即是从广郁而来,花费了二十多日,但途中伤亡少,便是负责此事之官吏,无不积累了经验。

踏入胜休,进入益州郡当日,万户百姓的目光,瞬间亮了起来。

即是益州郡之所,仍多山峦,便是乔山于侧,但掩盖不住,郡地之内,农人劳作,商贾同行,道路修建,梯田成堆,一片欣欣向荣之感。

见惯了蜀外战火纷飞,经历了背井离乡,此间之静谧,正是许多人向往之安居之所在。

相比于闷热的交州,在去除了对瘴气之恐惧后,南中或是归处。

“阿宁,汝快看!阿兄果然没有骗吾等!”

一户三口之家,圆脸青年背上背着一个婴儿,手里拿着砍刀,前胸则是挂着厚厚的包袱,见之随着人流,下到了一处宽敞的大道之上,忙堆着身后同样带着包裹的年轻妻子,咧着嘴笑道。

他叫杨为,本是益阳人。早在今夏四月间,但因传闻,荆州牧刘表和掌管有长沙等三郡之地的张羡打起来,战火即将波及道益阳之所。

在见惯战争之下,不少兵士之抢夺后,另有后续之混乱后,杨为不得不带着妻子,同乡邻族人一道收拾细软,南下避难。

这一走,顺着大队人马而行,就来到了交州临贺县内。

谁知祸不单行,本为张羡夺取之临贺县,于两日之内,为一个叫高顺的将军,率部于两日之内被夺。

面对凶猛的兵士,尚未安顿下来的杨为等人心里害怕极了,自是担心性命。

谁晓得,那位高顺将军之部,并未于他们这群逃离的普通百姓为难,且专门安置场所,让之生活。

就在一行南下之民,包括杨为刚刚安定之时,有吏者来游说,言之一个叫“刘釜”的将军,怜惜百姓,为安他们这群逃离之人,打算将迁移进入南中落户。

而当下第一批迁移入蜀之家户即将启程,还差百户人家,但有选择迁入者,会有田地、粮食云云。

杨为同妻子商议后,没有离开。除了蜀内环境之恶劣,他们早有听闻外,包括他们在内的这一群荆州南下避难百姓相信,便是长沙郡等地之战事,要不了会停歇,到时即可返乡。

最终,便是其相熟之人,只有杨为年长的从兄杨愈带着一家六口随行。杨为倒是能理解从兄之想法,原因无他,这数年来,因官寺之变动,本地大族于土地之掠夺,像杨氏族人多以普通农户之家,无权无势,日子甚是艰苦。

以杨愈之家的土地减少最多,但因其人识字,早年于乡亭为吏,为人公正耿直。后得罪了大户人家,丢了吏职,重为农户。便是一家六口人,后于本地吏欺压下,只剩下不到百亩的下田,如何养活六口之家?

便是战后,回去也养不活,还不如随同入蜀,为家人寻个前程。像杨愈这般敢于拼搏一把的,总是少数。

这一行,就是两月未有音信。

在七月初时,从兄杨愈的信件,送到了杨为手里。杨为念书少,只是在优势上了几天庠序,仅会写得自己名字,但通过字迹,能判断出,这就是从兄之笔记。

找来流民中,识字者一朗诵,才晓得真实之南中,与旁人印象中之南中,差别甚大。信中,从兄无不劝之往来南中安家。

而收此类信件者,不止杨为一户,即于临贺避难者,且有亲眷入蜀者,多有收到,再看长沙多地之战,一时半会没有停歇之象,加上交州如临贺涌来流民越来越多,安生越加困难,而且天下太热,与荆南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