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楚阳关(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小会的时间对刘著而言确实是煎熬。

他并未心存侥幸,楚阳关一定会看到棺木,也一定会问起。

可这事并未在温故的谋算之中,他一路都在想着到连州之后要如何行事,偏就没想如此情境之下要怎样自处。

比部郎中更是对此一无所知,只能由刘著自己回话。

“这是家中有亲长过世,想此去连州时,顺路送回乡里安葬。”

刘著一时半刻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只能用当时敷衍过“驾部郎中”的理由先搪塞,给自己争得一些思索的时间。

只要楚阳关问起,他甚至可以拉着他私下里再说些理由。

却不想这将军连继续问的兴趣都没有,直接对手下说道:“开棺。”

刘著捂着腰慌忙起身,跑到楚阳关马前:“将军不可啊。”

楚阳关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中年人,问道:“为何不可?”

刘著连着说了好几个“这”字,终于说出了句整话:“这里面,有桩要紧的秘事。”

他虽说着话,可将军下了令,定宜军自然不会顾旁人。十几个重甲长枪的兵士进入队伍当中,直接把旁边的人隔开。

守在棺木前假作太守护卫的十几个暗卫知晓形势,此时抵挡并无好处,便如其他人般让开位置,只等刘著周旋。

“什么要紧的秘事?”楚阳关似乎来了兴致,微微俯下身去,凑近了刘著一些。

刘著当然没有想好,只能继续拖延道:“将军,此处人多,不如我们借一步说话。”

楚阳关思索一阵,却突然直起身来,道了声:“不急。”

说完,用下巴点了点刘著身后的队伍。

刘著还未来得及回头去看,却突然听得一阵厚重的木板被撬开的声音。

等他再向后看去的时候,却见那些定宜军已经把棺木撬开,棺盖都倒在了一旁。

刘著心里暗道一声不好。

然而楚阳关已经舍下他,往那棺木前去看了。

里面有什么刘著自然清楚。此时局面,纵然他心思再活络,也想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

楚阳关原本骑在马上,只朝棺木里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僵住不动了,刘著看不见他表情,只见他又翻身下马,原地站了片刻,才缓步走到棺前,半晌,终于说了一句:“你要同我说什么事?”

“将军,此事……”

刘著刚要辩解两句,可楚阳关看似问话,实则并没想给他回话的机会,又道了句:“这是在你的地界出事了。”

“是下官疏忽,只是……”

“好。”

这一声好便是军令,副将立时会意,捉刀上前,拎起刘著,当场便给他心口来了个对穿。

刘著没想变故来得如此之快,那副将一松手,他便委顿在地上,口中冒着血,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只是眼神却一直盯着自己的家眷。

队伍里的刘府家眷只是稍愣了一下,便又爆发一阵尖叫哭喊声出来。

但也不是全然如此,其中几个成年的子侄站在原地,或是眼含怒意,或是双拳紧握,忍不住就要发作。

而刘府管家第一个回过神来,也不敢喊老爷,只好一边哭,一边悄悄拉扯着身边离得近的少年人,叫他一并来哭。

众人哭着哭着,楚阳关也跟着一起哭了起来,不过他是伏在二殿下的棺前哭,一边哭一边说道:“南楚已无我等立足之地,在场之人干系着你们的前程,一个都不能留。”

唐明逸既是他的至交好友,二人也在南楚朝堂之上相互支撑,现下情境,唐显遥必定会取他性命,再处置定宜军。这番道理,楚阳关手下的将领们自然知晓。

这个消息不管别人知不知晓,只要没见到尸首就还有余地,所以他要把好友的尸首暂时握在自己手里,不能再去外传。

其余兵士许多并没有见过唐明逸,但听将军此言,也不需要自己想得太多,依令行事便好。

既如此,定宜军一众兵士便连犹豫都不犹豫,提刀就要往队伍中去。

比部郎中早就跪在地上不能言语,此时见了刘著的下场,强逼着自己叫出声来,大呼此事与自己无关,却没有引起楚阳关一丝动容。

这可怜人见势不妙,连滚带爬地往楚阳关身前凑去,一旁定宜军立时上前阻拦。

趁着这个当口,队中十余名暗卫忽然同时动作,冲入刘府的家眷当中,或抱或拽的,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连同少男少女往一处冲去。没带人的则护在左右,将刘府这些年幼的家眷围在中间,便要趁机冲阵,闯条生路出来。

暗卫与定宜军一样,都有些近似的经验,自然也知何时何处是有些机会突围的,但纵使如此,人数差距也过大了,只是想着哪怕走脱一个,也比全都坐以待毙要强。

可定宜军哪里会给他们这些机会,暗卫们的突然动作给刘府家眷队伍连同后面围着的定宜军都暂时冲出一条缺口来,弓手放箭自不在话下,更有其余兵马就要追上前去将他们围杀。

恰此时,刘府管家和几个妇人站了出来,虽然脸上还都挂着泪痕,但身体却直直站定,全把缺口拦下,挡在定宜军面前。

这是要给子女后辈们争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