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风雨欲来(1 / 2)

加入书签

因着南楚二圣之一的陵光君一纸诏令,引出了潼城千砻县学子许仲彦许三郎,在南楚都城连州昭华殿上的一番口舌。

连州城中一片云动,四境之内遍野列风。

这最大一股风,却独刮向了连州西北七百里外的边陲小城,潼城。

而在潼城之中,梁州将军温宗之女温故,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兵行险招偷梁换柱,将六千梁州军将士光明正大地隐于潼城之内。

其内,太守刘著仅为进退同盟,却未归心。

更有城中大族,或通北虞,或联南楚。

潼城治下千砻县女县尉金绾,又因好友李寻惨死,将其祸首归于温故麾下都统周通之身,此时正寻找机会,以作报复。

此三者为内忧。

其外,自称“唐明显”的男子带一队人马进入潼城,暂被扣于府衙后一处院落当中,其真实身份及目的尚未可知。

同时另有一队共二十四名壮汉,自南楚定宜郡方向前来,正于城外徘徊。定宜郡乃是定宜戟李横舟的属地,此一行人怕是来者不善。

而温故用计谋,假借潼城太守刘著之名取得潼城,依照常理,南楚朝廷为表刘著功绩,恐不日将派人前来潼城细细过问。此事,如剑悬颈上,尚不知何时了结。

此三者为外患。

与此同时,少年英豪南一剑成望舒受南楚贵妃右相冯仙儿之命,护送许仲彦回归千砻县,其间艰难,尚未可知。

而杀害李寻,引诱金绾来向温故等人寻仇的背后真凶到底所图何事,一时也难以猜测。

潼城一地并非险要,如今却被各方势力搅在了风口浪尖当中。

而各方牵扯颇多,潼城任何一个微小的动静,都关乎着六千梁州军的存亡。

自周通进入军营,文良盯守“唐明显”,温故遣散护卫那日至今,又过去了七八天。

金绾并未现身,唐明显也在给他安排的院中安然住下了,城外那一行壮汉仍未有进城的意图,就连之前过所公验一事中闹了好几番的潼城大族们,也都偃旗息鼓没了动作。

只有温故所在别院,今日倒还热闹。

“往左边一点。小心点不要松动了。”

知夏站在门外,指挥着几个家丁正抬着门额往别院正门口挂。

门额黑底金字,龙飞凤舞的写着“不失居”三个大字。

还是金绾的事提醒了她。

自从她找了个身份,旁人一直称她为“太守姑母”或者“刘老夫人”。而要来她宅邸,打听起来却更是麻烦,“太守”二字毕竟扎眼,“刘老夫人”在潼城又不止她一个。旁人问着,到底不方便。

因为还要与刘著“沾着亲戚”,用“温府”是万不能行的,思来想去,干脆给这宅院另起个名字。

温故心里想着,自己比旁人更多出许多机会,但并不是要让她虚度的,便想以“机不可失”做她在潼城这处居所的由头,也算时时提醒着自己。

她把这个念头和知夏简单商量了,但也只说是之后每一步都艰难,万不可错失良机。

知夏立时想出个名字,既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前半句还好,后半句到底听着不那么顺耳,不如就叫“再来居”,也算讨个好兆头。

温故听完笑了好一阵,心里暗暗想着,这名字倒是符合她的情境,但听着却总觉得不那么正经。

也是,知夏有过“全鱼馄饨”这种起名的往事,想必这个差事是不能找她的。

既如此,温故就自己琢磨了“不失”二字,又请太守刘著百忙之中亲手题了字,做了门额,悬于这“不失居”之上。

前院知夏在忙忙碌碌,后面里,李茂却亲自过来了。

李茂这两日先填了太守主簿的缺,他本就有着穿什么像什么的本事,此时一身官服,倒有几分恰到好处的威风。

只是此时事急,话里也干脆:“大小姐,方才南城门拦下一人,自称许仲彦,可没说两句,人就晕了。”

温故倚靠在坐塌前,本还有些困倦,却因这一句清醒了:“许仲彦?只有他一人?”

李茂答道:“正是,身上尚有血污,看着像是一路上有过几番苦战的。”

温故点点头,似是了然,但眉头仍然皱着:“骂殿之后就再没听过他的消息,我还当他被扣在了连州,竟回来了?怕这一路很不容易。”

李茂道:“医官给他简单查看了一下,伤口众多,但都不致命。”

“他一个书生,定然不会孤身一人回来。想必送他的人凶多吉少了。”温故说着,干脆从榻间起身,“潼城不能留他,无论他出事与否,南楚都会派人来查或是来抓,这些人不能住在潼城里。派些人把他送回千砻县去,让宫县令也辨认清楚了。”

李茂称了声是,就当领命,正要再说其他,却听温故又道:“不能让他自己回去,让文叔去送,暗地里送,别露痕迹,一定要让他活着回到千砻县。”

李茂应声,又道:“大小姐,我正要说虞侯那边。许仲彦刚出现在城门口,唐明显那些人便动了。”

温故问道:“往何处去?”

“我的人在外接应虞侯,才得了消息,除唐明显之外,一十一人分开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