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威尼斯落幕(1 / 2)
80后女演员里,程玉安十分欣赏谭琢。
她明明不到30岁,却长了一张40岁的脸。
这真不是贬低,这种女演员,其实戏路很宽,观众不会对她的脸有太多记忆——可能这也是她一直不能大火的原因。
但导演对这种演员会非常喜欢,因为她不会因为长相而制约导演的发挥。
长得太漂亮的女演员, 导演会不自觉地想把她拍漂亮来。
就像李玉之于范小胖。
还有刘一菲也是这样。
一般的导演对这类女演员总下不去狠手。
对《小荷》剧组的邀请,他欣然应允。
《小荷》是导演刘淑的第一部长片,在影评人周展映。
刘淑混独立电影圈,和程玉安彼此都不认识。
但对于程玉安的到来,还是受宠若惊。
远程是做商业片的,但公司养了一大批编剧和文学顾问文学统筹,对独立电影和文艺片也有需求,刘淑和谭琢这种文艺咖, 倒也是远程需要的。
《小荷》的首映现场有点惨澹, 放映厅很小,容易坐满人,威尼斯本地媒体没来几家,多是国内记者前来捧场。
看完电影,程玉安和谭琢刘淑交换联系方式,就先后去接受电影网的采访。
谭琢接受完采访就轮到程玉安。
“等很久了吧?”程玉安跟电影网的记者朋友打招呼,都是老朋友,交谈起来的很轻松。
“还好。我们开始吧。”
“好。”程玉安接过话筒,自己用嘴打板,“开始。
“电影网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玉安, 在威尼斯。”
“导演作为评委接受访问的时候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第一个问题就问他这个。
程玉安笑笑:“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不能讲竞赛电影,你要是问我今年的电影怎么样,我还能说, 你要问我有哪一部电影怎么样,这就不能讲。”
“参加电影节这么长时间不耽误拍戏吗?”
“还好吧,新片还在筹备,我在威尼斯每天都跟国内团队沟通,不会耽误。”
“新片有什么能跟我们分享的吗?”
“嘿嘿,原来在这儿等着我。”程玉安面对电影网的采访很轻松,“《老父亲》(这个名字是出于保密需要暂定的)讲的是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的故事。”
“是文艺片吗?”
“是。因为《狩猎》之后我拍了《盗贼》,赚了点钱也跟公司有了交代,所以才会想再拍一部文艺片。”
“今年华语片在威尼斯失宠这件事是不是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你了?”
“对。这几天不光国内媒体问我这个,很多外国记者也问我对于今年华语片集体缺席威尼斯的看法。”
“是否是因为马克·穆勒卸任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我觉得不是,我和马克·穆勒是老朋友,他也没请我来做评委,反而是巴巴拉,我都不认识他,他请我过来。”程玉安做评委其实是马克·穆勒促成的,但他不能照实了说,而且正式的评委邀约也确实是巴巴拉发出的,“所以这个我觉得不必阴谋论。
“那么请你做评委,也是代表中国电影的一部分,组委会也有考虑,在中国请不请评委。
“还有我是觉得, 电影里面真的是有好年和坏年,而且好年还不一定有电影刚刚好这个月份(8月底9月初)能首映,可能有的电影会觉得这个时候出来太早了。
“其实每年的电影节主席都非常被动,要看每年这个时候有什么电影能来,其实今年的竞赛片都非常强,很多大师,很多很好的电影,那今年没有中国电影,我们只能说,今年可能时机不好吧,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有哪些好的电影送过,拒绝了。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猜测太不具体了。”
作为评委,程玉安肯定得为威尼斯说话。
“《太极》你看了吗?你举得它评什么能入围今年的展映单元?”
“看了,昨天晚上看了。很好玩的电影。”非竞赛展映单元的电影,评委是能评价的。
程玉安还是给了《太极》面子,没说它不好看。
“非竞赛电影比竞赛电影要轻松很多,没那么严肃,展映单元给了一些比较商业比较娱乐的电影一个曝光的机会。”
后面和记者又聊了一会儿,彼此都知道对方很忙,也就没多谈就散了。
…………
电影节进行倒中途,几部大热门电影陆续发布。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毁誉参半:
战后退役老兵、PTSD、宗教诱惑、心理治疗。
这些元素怎么看着那么熟悉。
一看出品方,韦恩斯坦影业。
本届最大热门电影当属韩国导演金基德的《圣殇》。
他在发布会现场说,这部电影旨在控诉资本主义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破坏。
怎么这么左,怎么这么政治正确!
在发布会现场,金基德还顺便批判了韩国电影,说韩国太过看重商业片,而不给艺术电影活路。
是不是他这个年纪的导演都喜欢说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