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3 / 3)

加入书签

,已经快十二点了,马上就要到第二天了。我最讨厌十二点这个时间,我会觉得我庸庸碌碌过了一整天,结果还要把这种状态直接带给下一天。就好像,我下一天也会继续延续我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下去。所以我不喜欢熬夜,也几乎不熬夜。虽然熬夜到很晚也许第二天早上很有精神,但是到了下午是完全招架不住的。这段时间,是晚上怎么也不能弥补回来的。就好像黑夜是个黑洞,寂静的黑夜,就是无边空洞的开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过了十二点就是崭新的一天了。我曾在《忌日快乐》这部电影里看到过一句话:今天是你余生的第一天。我不知道它出自何处,但是他总归是对的。你过好了这一天,就相当于给你的余生起了一个好头。而到了明天,就又是一个第一天,把每天都当成第一天来过,就会让自己的余生更美好。

果然,我又想多了。我把手机放在一边,把耳机拿下来。望向窗外,那寂静的黑夜,开启了无边的空洞。

又是睡不着的夜晚。

我从床头随便抽出了一本书,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至今为止这本书我还只看过一遍,因此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早已模糊了,但是仍然记得事件的大概。

这大概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但是仔细想想,这又在情理之中。凶手锁定在一节车厢中,每个人似乎都与死者有联系,又似乎都与他无关。

大侦探波洛看起来像是被他们所有人耍得团团转,但实际上他心里早就有了想法。他在整本书的最后也给出了两个假设:一是有人上了火车杀了死者,并且逃走了;另一种就是这节车厢的所有人都是凶手。答案显而易见,既然都说了这列火车座无虚席,那么自然所有的人都是凶手,每个人都参与了谋杀。

但是,杀人动机十分令人难过。因为这个死者曾经害死了一个小女孩,这火车上的人多多少少都跟那个小女孩有关系。他们把一切都预谋好了,只是没有想到大侦探波洛会和他们坐上同一列火车。

但是波洛在讲出这两个假设之后,是让他的那个朋友来选择愿意相信的结果的。虽然他们已经承认犯罪事实,但是只要是大侦探波洛说他们不是凶手,甚至连警察都会放过他们。他的朋友选择了第一个假设,随后波洛说:“我可以荣幸的退出此案了。”这就让波洛少了点人情味,在最新拍摄的电影版中,波洛自己亲口说他要对警察说出第一种假设,因为他相信这场谋杀是正义的。

这也许会让人有些矛盾,难道杀死一个坏人,就是正义了吗?就不需要接受任何审判是吗?我不知道,但在我内心深处是赞同这种说法的。这也许可以被叫做伸张正义。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死者,是我在所有人侦探小说或者影视里见过的最不值得同情的死者。从他没死的时候收到的恐吓信,以及拿枪威胁波洛让他保护他开始,我就觉得这个人总归是有问题的。在小说中,这个人的死亡是注定的。但他的注定也伴随着很多的不定因素,这便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高处。

她的侦探小说总能让我入迷,虽说我现在只看过三本,分别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无人生还》。我看她的小说是我看所有的侦探小说中代入感最强的。我甚至想要跟波洛一起寻找线索。特别是在《无人生还》中,最后的结局与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一辆火车,一场大雪,一个侦探,十二个嫌疑人,上演了一出好戏。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跟我一样,但是我真就觉得不找出真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不深入调查了解的话,也完全不可能引出另一桩绑架案,也就完全不能揭露死者的可恨之处了。所以,还真是让人矛盾。

就好像图书上说的一样: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