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举世皆浊我亦不清。(1 / 3)

加入书签

*

——颜子既没, 能备九德,不贰过, 唯荀彧然。【1】

对荀彧这样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的君子,原焕是生怕他走上史书记载中的老路,即便有很方法可以摆脱朝廷的牵制,他也还是选了最稳妥的种。

只能让荀彧想明白,的钱粮花出去都是值得的。

史上曹老板能统北方和孙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荀彧功不可没,正是有荀彧长期坚守在大后方,曹『操』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转战四方。

汝南、颍川、南阳三地乎是大汉所有人才谋士的储备地,荀彧出身名门,年少时便被何颙誉为“王佐之才”, 在袁绍权势鼎盛的时候转投当时并不起眼的曹『操』, 可以说是惊掉了群人的眼珠子。

于曹『操』而言,没有荀彧,大概就没有后来那称雄北方的曹公, 两人亦师亦友, 曹老板身边谋士如云, 细数下来,最重那乎都是被荀彧引荐而来。

被称为谋主的荀攸荀公达,奇谋百出的郭嘉郭奉孝, 治世有方的陈群陈长文, 还有位列三公的钟繇钟元常等人,都和荀彧关系匪浅。

曹『操』年轻时立志匡扶大汉、以身报国,荀彧看重的就是他这点,朝廷黑暗,皇帝昏聩, 荀家文若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辅佐曹『操』、迎奉天子、征讨袁绍,乎曹『操』所有的重决策都离不来他的身影。

曹『操』统北方之后说过,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荀彧也担得起这般赞誉,没有荀彧的坚守,早在曹『操』攻打徐州为父报仇、兖州张邈陈宫乎州反叛时,曹『操』就没了安身之处。

王佐之才,前提是有王可以辅佐。

世事无常,过年征战,那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曹『操』改了志向,以仁为行事准则的荀彧却没有变。

——本兴兵,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2】

君臣互扶持二十年,他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却在曹『操』魏公、加九锡的时候郁郁而终,两人共同患难十载,到了最后,却己把己『逼』到以死明志的地步。

荀彧心弥『乱』济世,所作所为基本都站在黎民百姓的立场上,曹『操』不劝,荀彧固执,两人谁都不肯退让,无可避免走向那步。

原焕轻叹声,荀家文若是心存天下的温良君子,生逢『乱』世,民方涂炭,举才不以标鉴,筹划不以功,有人对曹『操』不利,他呕心沥血为曹『操』筹谋,曹『操』想篡汉室,他也做不到看着辅佐年的主公背上谋逆之名。

局势愈发混『乱』,长安朝廷完没有济世安民的意思,比起匡扶汉室,他们最好站在黎民的立场上,毕竟看现在这情况,匡扶汉室和救世济民已是对立。

好在结果不错,这下可以放心过年了。

原焕晃着温热的杯子,『色』悠闲看郭嘉气急败坏的跳脚,温柔的目光似乎能包容切,笑起来更像是春日里的暖阳,让旁边人的心境下意识跟着平和起来。

郭嘉看透了这俩人的恶趣味,有事儿了都找他商量,没事儿了都拿他打趣,他郭奉孝不面子的吗?

这书房谁爱待谁待,他不奉陪了。

郭鬼才气哼哼出去,他惹不起躲得起,留在书房也没他的酒,他回去找他的五坛酒。

整整五坛!

没了郭嘉活跃气氛,书房里只剩下两人很快安静下来。

荀彧敛了笑容,走到他们家主公跟前,郑重躬身礼,“彧闭目塞、因循守旧,未曾察觉主公片的苦心,如今礼崩乐坏,朝堂皆蝇营狗苟之辈,主公有心兼济苍生,不该为争权夺利之人所困。”

“文若言重,若无文若助,府上岂有安宁可言,切不可想。”原焕上前将人扶起来,笑意盈盈回道,“关中困顿,百姓无辜,粮草送至长安,有杨司空等人从中周旋,能有半数送到百姓手中就是值得,文若理政之能鲜有能及,等明年开春前往邺城,到时还有得忙。”

田庄安逸,却不是久留之地,邺城是魏郡治所,地处雒阳东北七百里处,北临漳河,南有淇水,中有洹水,西有太行山,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民最初营建邺城以卫诸夏,挡的是蛮夷入侵,如今来看,离东都雒阳亦不算远,此城后被韩馥、袁绍作为指挥部,他们重新营新的城池费时费力,不如继续以邺城为大本营。

纵然奉天子以讨不臣,首也有能迎奉天子的好去处。

现在朝廷有王允执政,杨彪、卢植等老臣守在小皇帝身边,轮不到他们去迎奉天子,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允执政不会长久,等朝廷次『乱』成团,就是他们迎来天子的时候。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在那之前,他们做的只有安抚百姓恢复生产这件事。

两人在房间里说了会儿,荀彧打起精去议政厅回绝朝廷的无理求,顺便开始着手安排明年去邺城的事情,中山国和魏郡距离不算近,政务从邺城送过来很是麻烦,等明年春天抵达邺城,处理公务就能省下很时间。

荀彧离开,原焕回到书案前继续写信,只是这次情明显轻快起来,从写出来的字句中就能看出他心情很好。

古之有言,民为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