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万吨(1 / 2)
李唐应该是属于最早一批独生子女。
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他们身体健康,在爷爷退休之后,选择回到了乡下老家,颐养天年。
李在强有两个姐姐,都嫁到了外省,年纪大了,隔几年才会回到黔州省探亲一次。
今年因为搬到新家,所以李在强和唐初秋决定把两位老人接到新家一起过年。
吃过年夜饭,一家五口守在电视机前,一起兴致勃勃的观看春晚。
“……有人花钱雇我唠嗑……要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分几步……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
在欢声笑语的小品和喜庆的歌舞升平中,度过了美好的跨年夜,进入了全新的世纪。
因为亲戚都在乡下,年初也没有走亲访友的,一家人倒也是乐得清闲。
没想到的是,大年初二一大早,就有人来敲门,第一个来拜年的,居然是韩德迅。
他准备了压岁钱,结果进门一看,家里没有小孩,只是给两位老人分别发了一个红包,大过年大家就图个喜庆,也没有推脱。
陆陆续续也有其他同事登门拜年,竟有些忙碌。
爷爷奶奶在城里住了三天,担心老家里养的鸡鸭,所以就坐车回到了乡下。
在别人收假之前,李在强也回到了单位,开始准备来年的项目。
冰雪还未融化,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吐蕃省
李唐回到燕京,又跟着刘凯盛一起,坐飞机直奔吐蕃省。
毕竟在这边有着五百万的勘查项目,所以公司在吐蕃省省城设立办事处,由刘凯盛坐镇指挥。
李唐则直接坐车来到了贡卡县,带着何润琦以及另外三名新加入第六小组的职工,全程陪同一零一地质队的技术员,一起上山搞勘查。
作为甲方的技术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乙方按照方案规定,按照相关规范,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大约一个月的地表工作之后,见矿情况极好,直接上钻孔。
因为是预查工作,所以钻孔密度比较稀疏。
除此之外,斑岩型矿体埋藏较浅,主要见矿的矿体很多直接就是裸露在地表,所以钻孔的深度大多在三百米以内,所以钻孔的进度也很快。
项目进展顺利,而且见矿非常好,最终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李唐在图上圈出来的三个区域,正是项目区内最主要的斑岩型矿体!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几乎完成了别人一年才有可能完成的工作。
因为精准的指导,大大的缩短了项目的工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项目区内,钻孔还在继续开展。
不过,李在强觉得预查工作已经达到目的,以目前掌握的找矿成果,已经达到预查的目的。
下一步,只能是进行详查工作了。
他把儿子李唐喊上,驱车从项目部出发,来到了一百公里之外的省城,走进了武矿勘查公司的办事处。
刘凯盛看到李在强和李唐过来,尤其是看到这一对父子脸上被太阳晒黑的脸,不由得多了一份尊重,连忙倒热茶,询问道:“你们大清早赶过来,是不是项目出什么状况了?”
他前几天刚去过项目区,看到项目进展顺利,因为找到了铜矿,所以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
今天一看李在强和李唐父子急匆匆赶来,不由得有些担忧。
“没什么状况,只是想跟您汇报一下项目的情况。”
李在强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全都是手写的手稿,“项目进行到现在,钻探也已经进行了三十七个钻孔,其中终孔三十二个,见矿孔二十九个。见矿率极高,甚至可以说是百步穿杨!”
“很好啊,看来我们集团的投资非常值得!”刘凯盛很激动。
“因为是预查工作,所以钻探的密度不高,圈出来的矿体不是太准确,我最近粗略算了一下见矿情况,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据。”
李在强很认真的再次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手稿,“目前我们能够圈出来的资源量,铜金属量大约是200万吨,平均品位是0.4%,伴生的钼矿大约是10万吨,平均品位是0.02%。”
乍一听这个数据,刘凯盛吓了一大跳。
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习惯了每天都有消息传来,项目上今天又完成了一个槽探工程,终孔的钻孔又见矿了,诸如此类。
当把这些见矿孔串联起来,得出一个立体的储量数据的时候,完全超乎想象。
单纯的以铜矿资源量来说,200万吨铜金属量,这足以称得上一个特大型铜矿床!
华夏国内一般都把各种矿产的规模标准定得比较低,铜矿达到大型矿床的规模,也就是50万吨铜金属量。
算上年前的时间,这个项目开展到现在,还不足半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这简直是奇迹。
“你再说一遍,铜矿资源量多少?”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200万吨。”
“卧槽!”
“刘部长,你先别激动。”
李在强倒是很淡定,“我和李唐今天过来,主要是对于项目的下一步打算,跟你商量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