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舅爷赵伦之(1 / 2)

加入书签

徐羡之和王镇恶听到刘义真的安排后倒也没有反驳。

现在刘裕已死,按理说刘义真应该立刻继承大位,设坛祭天,登基为帝。

只是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刘义真不可能也不应该现在就在建康着急的登基。但眼下刘义真又确实是帝国的统治者。

所以他提前立下诏书自然是稳妥之举。

“朝中大事徐尚书可自己谋断,若是有遇到拿不稳注意的,可去与中书舍人王买德商议。”

“军中事物便全交由王护军了。切记,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中央军!中央军是最后关头用来拱卫京师的!你二人可明白?”

再次和二人交代清楚后, 刘义真转头又去找刘义隆和刘义康,让他们在自己回来之前不要露面,就老老实实在自己府邸中待着。

建康城中认识他们两兄弟的也不少,若是被人发现他两在建康必然会引起猜疑。

徐羡之、王镇恶,刘义真只透漏给他们二人,连身边近臣王买德、高允都没有通知。这无关信任,纯粹是为了保密。

刘义真又悄悄从中央军中调出裴方明,带着他与范道基还有几十匹轻骑趁着夜色渡过长江,往北而去。

隔天,刘义真感染风寒的消息也在建康不胫而走……

刘义真本人渡过长江而却一直朝着彭城而去。

作为中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防御要地,彭城在这二十年被刘裕经营的无比繁华,已经远超久经战火的洛阳,说它一句中原第一城也毫不为过。

而这种峥嵘而崔嵬的要地,自然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所以之前刘裕北伐的时候坐镇彭城的都是刘裕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刘道怜。

在刘裕北伐前,刘道怜被刘裕派到荆州稳定局势,在彭城驻扎的却是刘裕生母孝穆皇后赵安宗之弟, 赵伦之。

他带着三万大军驻扎在彭城坐镇后方,而刘义真此来就是为了赵伦之手中的军权。

调动彭城大军其实亦有不妥。

但总比直接调中央军好吧?

当刘义真赶到彭城的时候, 赵伦之也是一脸惊愕。

赵伦之也算是外戚一派,而且还是死忠于刘裕的铁杆一派。

以刘义真的辈分, 是要唤他舅爷爷的。

只见刘义真一到彭城见到赵伦之就让他屏蔽左右, 随即就痛哭起来。

这哭是七分真带着三分假,当刘义真告诉赵伦之刘裕驾崩的消息后赵伦之同样是吓的一屁股坐倒在凳子上。

赵伦之是个很低调且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他知道以自己的才华是没办法和刘宋其他大将相比的,之所以能混到这个级别只是因为自己外戚的身份罢了。

所以遇到大事,赵伦之都要详细询问刘裕,他才敢去做。

现在却是最核心的刘裕突然驾崩,这让赵伦之瞬间变得六神无主起来。

好在当他看到刘义真的时候,宛若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车士,不。秦王殿下,那现在该怎么办?”

刘义真抹干眼泪,可怜巴巴的看着赵伦之:“还请舅爷爷拨给孤一万兵马,之后再派一万兵马前往青州协助沈田子部让河北的傅弘之部撤离。”

边说,刘义真的身躯边紧绷起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尤其是在面对手握军权的将军时,刘义真生怕对方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因为现在的诱惑可是皇位!

刘义真就是害怕自己单枪匹马的跑到洛阳结果发现那帮将军都不肯将兵权交出来,所有才决定先来赵伦之这里借兵,让自己有一部分筹码。

要是赵伦之也起了心思,不给自己借兵的话。

刘义真眼角余光扫向桌边的宝剑……

好在赵伦之没有让刘义真失望。

或者说刘裕余威犹在,让赵伦之压根没想到别的事情。

听到刘义真已经有了计划,赵伦之二话没说就交出自己的兵符。

他还表示愿意派自己的儿子赵伯符立刻启程赶往青州和沈田子部汇合, 绝不耽搁!

赵伦之的这幅模样让刘义真总算松了口气。

他接过兵符,向着赵伦之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车士谢过舅爷爷!”

这一礼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方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歉意, 另一方面确实是感激赵伦之。

刘义真现在有这一万兵马,到了北方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对刘义真此次的行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借到彭城的兵马,刘义真在彭城稍稍休息一晚后也再次踏上征程。

有了大军的刘义真就连走在路上都有了十足的安全感,不似从建康赶到彭城时的慌乱。

而心中踏实后刘义真自然也有了余力开始分析前方的局势。

现在宋军大军几乎都在大河以北。

其中的十万主力现在在王仲德、朱龄石的带领下应该是已经陆续撤往河东。

河东这地方无论从哪面打进去都很难。

只要王仲德、朱龄石能撤到河东北面的要地平阳,自然就可以从容的在平阳布置防御体系,不擅长攻坚的北魏骑兵大概率是拿不下平阳的。

还有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